北京华恒智信人力资源顾问有限公司English
咨询电话: 400-818-7856 官方微信

扫一扫,关注华恒智信,共同分享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工具,与顾问专家面对面!

华为人才管理:饿狼逼饱狼

发布时间:2016-01-12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华为是国内现代企业的典范,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先进的理念,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华为的人才管理。这里就让我们看一下华为如何凭借其人才管理实现一段土狼传奇。
【关键词】华为  人才管理  任职资格体系
华为人才如何脱颖而出?
稻盛和夫两年将日航扭亏为盈,没有别的招数,就两招:一是敬天爱人,尊重员工,让员工由被动工作变主动工作;二是阿米巴,用一套会计核算体系植入人力资源管理,去量化组织中每个团队、每个人操作多少价值。我经常说小企业做大,大企业做小,华为和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是一样的,实际上就是拿一套量化的会计核算体系来看每个人的价值。
华为人力资源分三个系统进行,一是企业职业通道,华为最早在中国企业中打破官本位,我不当部门经理,不当副总裁,就按专家这条线走下去,做到足够专业,也能拿到副总裁的待遇,而且不光拿到待遇,还有权调动资源,叫“有职、有权、有责”。二是建立一套严格的任职标准;三是一套严格的以行为和事实为依据的任职资格认证。
华为最初建立了管理和技术两大通道,现在是管理、技术和项目管理三大通道,每一个通道又划分为若干等级,比如你想当人事经理,就必须达到这一专业通道层次的几级任职资格,任职资格跟绩效又有关系,只有连续三年绩效达到12分,你才有资格申请更高一级,都是环环相扣。
有人问为什么在华为,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华为的岗位晋升线和能力晋升线是两条。竞争上岗的基本条件是任职资格,这就导致了任何一个岗位都会有3到4个达到任职资格的人等在这个地方,这就是老任提出的“饿狼逼饱狼”,你在这个岗位上必须好好干,否则马上就有接替者。
民营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老板总觉得自己没有后续人才,其实是人才储备体系出了问题。又有人提出,说我天天参加任职资格,我业绩不行,行不行?这就是现在很多民营企业做得,这个人很闲就去培训,越忙越抽不出时间培训。华为不然,要想参加任职资格培训,有一个前提条件,绩效考核一共15分,必须达到12分以上,这就避免有的人一味的参加能力晋升,但是业绩做不出来。就把绩效、能力、岗位这几条打通了。我们现在很多企业考核任职资格、绩效、培训都各干各的不配套,华为是责、权、利、能四位一体。
人性大师任正非:怎样保持干部队伍纯洁性?
2012年岁末,任正非写了一篇文章《力出一孔,利出一孔》。规则在此,所有的人都朝着一个目标聚焦去努力,这叫“力出一孔”;企业大了,很多人开始损公肥私,在公司身上割肉,那企业肯定完蛋,因此还要“利出一孔”。华为搞EMT(经营管理团队)宣言,就是强调高层不能以权谋私,不能在外面兼职,不能搞关连交易,你的利益必须来自华为公司本身。
大家都问华为离开任正非行不行,在我所接触的企业里面,华为真正打造了坚实的高管团队。2002年、2003年是华为最困难的时候,首先2001年李一男出走,从华为挖走了好几百位骨干,几乎掏空了华为核心技术班子;同一时期,任正非的母亲出车祸身故,老任那时正陪着国家领导人在国外访问。当时老任母亲身上没带身份证,就当老百姓送到一般的医院去治疗抢救,后来人就去了,给老任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企业做那么大,到关键时刻,连母亲都照顾不了。
当时老任抑郁了一年,又得了重病,作为老板压力确实太大了,而且那时候他觉得,我对员工这么好,权力、利益都给你们了,为什么还背叛我?他想不通。那时真是最痛苦啊,也是华为最危难的时候,那一两年他已经很少管公司了,基本上靠一个团队在管理。
目前华为15人高管团队里,最晚进入华为的是1996年,因此华为高管团队都是自己培养的,不是空降,都是参加了当年《华为基本法》讨论的一批年轻人。团队全部是硕士以上毕业,全部是名牌大学出身。
企业做大了以后,选高层干部一定要以德为先,因为高层干部掌握的资源太多,诱惑太大,必须自查自纠,每日三省吾身。利出多孔,肯定是大家都在割肉,不再进行价值判断,因为诱惑太大。
华为检查完干部,会让干部自己提出整改措施,大家继续干,这是老任很懂人性,又很善的地方。有些媒体将老任描述成一个凶神恶煞的形象,但我认为老任本质上是一位很善的人,所以我想写一篇文章叫《善者任正非》。
我们现在很多老板是对别人要求太苛刻,一看犯点小错误,一刀就干掉,这样就没人给你干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有的时候还要保他。水太清了也不行,水太清了要搅一搅,如果太浑了,就下点药把他杀一杀。华为搞EMT宣言,不仅是针对高层,现在也包括中层干部。企业做大了以后,很重要的就是要保持干部队伍的纯洁性。
后端标准化,前端个性化
华为发展史上,组织是随着市场扩张不断变革的。早年华为和我们现在很多企业一样,就是直线职能制,指挥命令系统一杆子插到底,快速反应。这个阶段一直持续到1999年,后来觉得直线职能制管不过来,企业出现多种产品、多个市场以后,所以要分权。
当年最早包政老师搞了一个事业部改造,老任一看,说你是学GE的,GE是分权事业部,企业整体竞争优势形成不起来,容易变成内部体系的集中营,总部没有权威,不利已做大企业,就把包老师方案否了。
华为搞了覆盖全球的矩阵性组织,片区、地区、办事处、代表处管理职能垂直落地,过于矩阵化之后,又会变成流程太长,有时候几个婆婆在这里协调。所以在2006年又提出基于响应客户管理优化组织,加强客户群系统建设。到2007年以后,让听得见炮火的人去做决策,叫重装旅、陆战队、前端综合化、后端专业化,这就是老任后来所提出的“铁三角”组织模式。
所谓“铁三角”,就是真正面向市场端的是客户经理、解决方案专家、交付专家,前端针对某一个客户,我是依据这三类人来做决策。
任正非受到2003年美国打伊拉克的启发,大家知道,美国打伊拉克时,你见不到美军与萨达姆军队大规模作战,美国打仗犹如玩电子游戏,犹如侦查专家、地形测量专家、军事专家组成的三人小组深入敌后,看到萨达姆军队,马上制定作战计划,直接指挥导弹飞机开打,把萨达姆的军队化整齐为零一个一个都干掉了。
玩这套游戏的前提是什么?后台必须专业化,否则就乱套了。华为之所以走到今天,可以把权力授予“铁三角”,前提是它花了几十亿,用华为改革办主任说大概有200多亿人民币的咨询费建造了技术研发平台、中间试验平台、产品制造平台、全球采购平台、市场营销平台、人力资源平台、财务融资平台、行政服务平台、知识管理平台、公共数据平台等十大平台,让“铁三角”得到最专业的支持。
企业一定要后端标准化,前端个性化,针对不同客户需求,提供不同的产品组合和服务。一线如果得不到后台的专业支持,你越给他权力,他离你越远,而华为是你再有能力,也离不开总部的支持。如果总部没有专业化能力,你去授权给一线,企业就是个体户,所以我们现在很多企业是个体户的集中营。
举个例子,当年华为是怎么打非洲市场的?首先是深入前线做调研,了解到在非洲要卖设备,必须要搞定总统,他既是三军首脑,又是大买卖人。怎么跟总统成为朋友呢?华为人发现总统对斗鸡研究很深,为了投其所好,当地经理马上制定作战方案,反馈到华为总部,总部马上把中国的斗鸡专家请过来,研究中国斗鸡和非洲斗鸡的渊源,把中国最好的斗鸡选出来拍照,写关于中国斗鸡文化的书。当有中国大使拜访这位总统时,就送出这本斗鸡的书。非洲总统如果来中国访问,提出要看斗鸡比赛,我们就设计斗鸡场。这是整个组织客户化运行,一旦发现战略性的机遇,所有的资源配置给你,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离开华为以后,包括别的企业从华为挖走副总,大都不成功的原因。
削足适履,下决心学!
从1998年开始,华为系统引进世界级管理咨询公司管理经验,在集成开发、集成供应链、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质量控制与IBM、HAY、MERCER、普华永道、德勤、德国国家应用研究院等30多家企业合作,短期内好像花了钱,但是长期来看,老任认为这是人力资本,不求人才所有,但求人才所用。
这跟三星的观点差不多。三星跟华为有一点相通,经营管理干部一定是自己培训的,很少从外面聘请,自己培养的人才价值观相同、战略执行能力强,能够“力出一孔、利出一孔”。但专业人才,三星认为,我要进入一个新行业,顶尖技术人才靠自己培养不出来,所以李健熙上任后就推行三星进入一个新领域,不是自己培养人才,而是挖,全世界谁的技术最高,我用国际市场价3到5倍的价格把最好的团队挖来。有专家还做了一个测算,当待遇高一倍的时候,企业文化对留人还能起作用,当待遇达到3倍的时候,企业文化就失灵了,李健熙当年就是用3-5倍的市场价全世界挖人。华为不是通过高薪挖人,而是通过和世界顶级公司合作的方式,谁专业我就用谁。
当年任正非带领华为高管走访了美国休斯公司、IBM、贝尔实验室、惠普等公司,回来马上写了一篇文章,说只有认真向大公司学习,才会使我们少走弯路,少交学费,“IBM的经验是他们付出了数十亿代价总结出来的,他们的痛苦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1998年华为请IBM做咨询,花了5.6个亿,他提出“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削足适履。学人家不能形式主义,引进来的这套机制两三年不变。他说学任何一个东西,既然人家是好东西,如果你越穿越觉得舒服,说明它的东西不先进,你不舒服,才说明人家的好。
老任说,别看花了5亿多,我雇佣了全球最顶尖的200多个专家,如果给他们发工资,肯定比这个高,所以我是合算的。
周其仁批注 4:各位可以去试试,要把自己的公司真正国际标准化,削足适履,要砍脚,要砍头,哪有那么容易?可任正非就是不依不饶,先把自己的脚砍了装进去,学会了再调整,再固化。
有些中国公司用国际咨询公司就是为了上市,包层皮儿好看。叫做“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当真的。华为不然,财务系统、人力系统、人事系统,一个系统,一个系统地改,都让国际最好的咨询公司帮助设计,诊断还不让你走,直到解决问题才可以。
任正非:“血洗”型人才
任正非虽然不跟国内的企业家打交道,但是全球最顶尖的企业家,他一个一个拜访。他认为只有跟比你水平高的人打交道,你才感受到压力,你才进步得快,你只有永远谦虚做学生,才能学得东西。
周其仁批注 5:见贤思齐。相信一条,格局也好,胸怀也好,企业家精神也好,最难学的东西是可以学的。
记得有一次和任正非在瑞士达沃斯见面,我注意到他不去听会,而是在小镇旁边租下一座会所,川流不息的见全球各界顶尖人物。
作为组织,不仅要老板见贤,团队也要见贤,否则天天鞭子抽也没有用,如果不发动人内心的能量,谁也没办法。不能做到“心比天高”也要“心比地高”,不能一步确立目标,也要分步确立,要强化团队形成正反馈。
搞企业最后差不多都是坐地上哭,千难万难,很多事情会挤到你头上,有没有心理能量忍,靠什么帮你挺?就是企业家精神。“贤”就是黑暗中的那盏灯。
企业家并不是有钱人。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企业家是钱永远不够的人。为什么钱永远不够?因为要干事,心比钱大的多才是企业家。所以为什么要讲诚信?诚信才能用别人的钱。
今天问任正非钱够不够,对他的梦想来说,不够,企业家最重要的就是这个东西,是一种生命冲动,一个梦,这是推动人类进步一个非常重要的能量。
另外,他基本上一个礼拜要读一两本书,每天看几本杂志,他的思维是很活跃。《读者》文摘他是必读的,不光自己看还送给别人。
华为所有的管理运动,要么是学植物,要么是学美国、学毛泽东、学军队,都是通过生活化的案例进行学习。吴春波老师对此有一个总结:
华为向外国学习:学英国的制度、美国的创新、日本的精益、德国的规范。
华为也向我党学习:八项规定、自我批判、多劳多得。今年新搞了“八项规定”,比如说请客要领导请,不允许下级请上级。
向军队学习:上甘岭、呼唤炮火、上校连长,西点军校、铁三角。
向企业学习:去年华为学海底捞、学顺丰快递,老任让所有的高管去海底捞免费吃顿饭。
向动物学习:狼性、狮群、蜘蛛、蚂蚁。
向植物学习:所有薇甘菊。
向建筑学习:都江堰、罗马花园、长城。
向影视学习、向书刊学习、向员工学习、向杂家学习……
老任基本上就是拿来主义,然后在其基础上创新,所以我认为任正非是学习型人才,企业家就要终身学习。
任正非请了数位教授做顾问,他们的办公室和老任办公室挨着,只要有时间,老任虽然不跟媒体打交道,但一有时间就跟教授们泡在一起辩论问题。有时候他跟你拍桌子,辩论完他就走了,隔了一会,他又晃回来跟你聊,发现他刚才你批判他的观点已经变成他的了,而且从他口里说出来比你的水平更高、更有质量!
有一次《中国经营报》采访我,我说任总经常“血洗”我们这些人大教授的观点。后来老任在去东北的火车上看到了这篇报道,说:“彭剑锋讲得对,我就是要‘血洗’他们的知识!”
周其仁批注 6:彭老师讲到一个词,“血洗”,知识只有“洗”完以后才是你的。
什么叫决策?运用一部分公共知识,大量运用你的个人知识,再加上直觉。
很多成功的老总没读过多少书,但个人知识丰富,悟性好,善于总结提炼,能够举一反三。好的东西从来不是简单复制,任正非也去看IBM公司,但他没有重复IBM的路。一个人最值钱的知识是个人悟过、驾驭得了的那部分。

来源:网络素材整理

华 恒 智 信 点 评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个人和高效的团队。这里的个人指的是具有敏锐战略眼光的企业领导者,他可以为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企业战略。企业有了明确的发展战略后,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要达到此目的,关键要看这个企业的管理团队如何。因此打造一个高效而富有战斗力的管理团队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华为的成功就因为它有着任正非这样远见卓识的领导者,也因为它多年来通过自身培养而建设出来的一支具有先进水平的管理团队。
企业在打造管理团队时通常会遇到很多阻力和困难,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建设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呢?
首先,要重视团队精神的建设。团队精神能推动团队运作和发展。在团队精神的作用下,团队成员产生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交互行为,显示出关心团队的主人翁责任感,并努力自觉地维护团队的集体荣誉,自觉地以团队的整体声誉为重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团队精神成为公司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动力。团队精神需要一个培育的过程,在整个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企业文化的渗透,员工情感的关怀以及交流沟通渠道的维持。
其次,要注重工作流程的优化。一个好的管理团队一定是是具有极高工作效率的团队,企业的各级管理者都必须要有工作流程化的意识。每一类、每一项工作都有其程序,流程在日常工作中处处存在,更多的是没有书面化、程序化。各级、各岗位人员都要学会做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流程,并且随着企业发展要及时优化工作流程。对于管理者来说,还要关注、优化部门范围内的跨岗位的工作流程,因为每个人或每个岗位的工作肯定会与其他岗位有关联,而位居其中的员工在做或优化这类流程会存在协调难的问题,作为其上级主管则有责任整合优化与本部门内有关联的各项工作流程,同样高层管理人员也要有制定、优化各部门间工作流程的意识。
最后,要重视团队成员知识能力的更新。一个优秀团队保持先进的根本在于不断的学习和自我更新,正如华为所做的,提倡“血洗”型人才,要充分吸收优秀而值得借鉴的管理经验,将其复制和融入到自身的管理体系中。将整个企业管理团队建设成学习型的组织。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 上一篇:绿地集团:不同类型人员的培训方法
  • 下一篇:南京地铁的培训评估体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