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华恒智信人力资源顾问有限公司English
咨询电话: 400-818-7856 官方微信

扫一扫,关注华恒智信,共同分享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工具,与顾问专家面对面!

GE:雇主品牌是持久战

发布时间:2014-08-17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在吸引人才、引进人才上的问题上,也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和尝试。那么,GE又是如何吸引人才,打造强大的雇主品牌的呢?
【关键词】人才战略 人才保留 大型国际企业 GE
GE是条大鳄。如果我们抛开业务不谈,单单这样一份成绩单足以让人意识到,HR在企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在GE中国,约1.7万名员工中超过2100人已经陪伴公司15年;670位超过了25年。公司每年在培训上投资超过10亿美元。在中国的中高级领导者中,70%由内部提拔。每年,超过1/3的员工会接受GE中国培训与发展中心提供的培训。
 
自2006年以来,2.2万多名GE员工获得了来自经理和同事的褒奖,470多万美元被GE中国用于员工嘉奖。“我们粗算,在GE中国,有近18.5%的员工工作年限超过了15年,但即便是这样漂亮的数据,中国区HR总监程静依然面对自己美国老板的质疑。“我们的流失率基本在10%以下,应该说远远好过社会上的平均数字,但是美国等成熟市场仅仅有5%,所以,我们还是有挑战的空间。”
造成离职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无法突破自我,但在GE工作,感到乏味并不那么容易。在这家全球最大的多元化跨国企业里,很多人经常会面临新的发展平台。此次采访前,程静的办公室就迎来了一位“老朋友”来请她进行职业辅导。
这位员工在15年前,以管理培训生的身份加盟了GE,而后留在照明部门任采购工作,之后到美国医疗部工作,又从美国医疗转战到中国的医疗部门。15年时间白驹过隙,GE给了他太多的机会。而类似的故事,在GE不胜枚举。
除了广阔舞台,公司的HR还用什么样的方式为GE聚拢了大批优秀人才,帮助业务发展持续不衰?
到GE创业
与很多大型外资企业类似,GE如今推进的业务战略之一是区域化,深入中国的二三线城市,开拓新的业务市场,更多帮助当地客户开发新的产品及应用,提供问题解决方案。为此,GE提出了“GO WEST GO NORTH”的战略口号。这就意味着,公司的人力资源将有侧重的从沿海城市向内陆转移。
对H R 来说,首要的挑战是吸引人才。企业的投资计划首先要落实在人才计划上。沿海城市的人才比较成熟,储备丰厚,部分原因是很多内陆的人才集中到了一线城市。挖掘当地人才以及在全国范围内吸引人才回流本地,是GE人力资源部门面临的最大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GE运用创新的思维推出了一系列举措。比如公司在一些沿海城市推出了主题为“回家行”的大型招聘活动。在GE看来,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这些沿海开放城市集中了全国各地的大量优秀人才,当这些人经过历练,准备充分后,完全有可能跟随GE到自己的家乡创业。在此次活动中,公司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比如成都市政府就希望借助政府资源帮助GE推动这样的人才吸纳。在企业看来,这次活动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之所以强调“创业”,GE的解释是,公司在二三线城市那里本身基础比较薄弱,除了一些最基本的销售团队,几乎没有研发和制造,如果希望更贴近客户的需求,就需要在那里成立综合经营实体,囊括产品开发和应用、销售、制造等各个领域。换言之,GE在这些内陆省份的深入发展,相当于再创业。这样的计划,对那些拥有雄心壮志,希望开创一片天地的人来说,极具诱惑力,因为在这样的职业发展平台上,可以更好地展现自身价值。
除此之外,GE还提出了“全球本土化和本土全球化”的概念,这其中的含义是,公司要在全球各地的企业实现本土化,使用本土人才,设计生产制造本土产品;同时也要让本土成熟人才有机会脱离本土,到世界各地工作,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这种大资源观、大流动观和大市场观始终在中国实践着。
GE表示,中国要在本土开发自己需要的产品,服务于本地市场和客户,解决中国的棘手问题,在成本有竞争力的情况下,这个战略成为中国业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适合自己的产品,首先要在中国设立创新中心。这样的战略对招聘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们要寻找更多具备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在培训上加大力度,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正是这种紧密结合,才能让HR真正成为企业的业务合作伙伴。”程静强调。
惠泽员工的雇主形象
作为全球最大的多元化企业,GE众多业务部门为员工发展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平台。GE倡导团队成员建立积极良好的工作体验,认可员工贡献,帮助员工在GE得到职业成长。为了吸引并留住更多优秀人才,并使这段工作经历为其职业生涯带来最大价值,GE的管理层以及人力资源部门面向每位GE员工,推出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关注员工职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这就是他们所倡导的雇主综合价值系列活动(简称EVP)。
EVP旨在树立良好的雇主品牌形象,通过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打造人性化工作体验,实现员工自我增值的同时与公司共同成长。
2009年初,GE在中国正式推出EVP系列活动,活动在为所有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有效指引的同时,也为倡导健康高效的工作生活献计献策。经过两年多来的发展,EVP系列活动不仅在北京、上海等沿海大城市成功开展,而且随着公司区域化策略的深入,EVP已被推广到了更多的内陆城市以覆盖更多的员工。围绕着员工职业发展,激励并褒奖员工业绩,培育优秀公司人文环境三大核心领域,EVP系列活动的内容涉及职业指导、职业导师、地区人才培育、领导力连线、GE职场之路、全面薪酬福利计划、健康我先行、感激奖励系列活动等主题。
值得注意的是,GE推出如此庞杂的EVP项目的时间点,正处于全球经济危机时期,在那段时间,GE的业务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推出这样的项目颇有“练内功”的意味。“公司希望员工在当时的状况下了解公司的整体价值,不要因为薪酬暂时的‘不给力’造成员工士气的低落。实际上他们依然有机会积累自己的职业发展经验。这正是这个时间点推出项目的主要目的。”程静回忆说。EVP的目的除了提振员工信心,也因为GE一直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佳雇主形象。公司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员工意识到GE在中国长期发展的决心, GE可以成为他们职业发展的首选。
虽然GE总部一直也有类似的努力,但是此项目基本是依托于中国区,在本土设计出来的。“我们的人力资源政策有90%是本土化的,大家很清楚,‘人’的工作必须本土化,否则会水土不服。GE总部给我们充分的授权,也会在项目实施的每个步骤中,给予必要的支持。反过来,如果他们制定了全球化的政策和培训项目,也会关注我们的反馈,给我们发表意见的空间,来确保这些政策能够适应本土的需求。”程静表示。
然而,一个如此庞杂的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必然会面临不小的挑战。对GE中国来说,他们的最大压力是在项目进行中,如何应对员工的反馈。“有些问题我们可能暂时也没有答案,HR政策能否快速及时地有所调整?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程静说。
为了避免项目成为“搞运动”式的形式主义,GE在推出一系列活动和培训的同时,还特别推出了“迷你”项目,给一线经理人更直接的指导。比如通过邮件等方式,给经理们随时发一些领导技巧等指导文件,希望他们在工作中有意识的运用这些做练习。GE的职业导师大部分是业务负责人,他们在关注自己业务的同时,也有责任辅导更多的员工,而且他们以自己的职业发展为蓝本,非常具有说服力。这些小的贴士也可以提醒经理人,自己有培养员工的责任。当然,对这些经理人的激励仅依靠一些邮件和培训未必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程静希望在观念上让经理人意识到在培养人的过程中,自己也将得到的收益。程静说,“我告诉他们,第一,每个人都很忙,但是发展人是领导力的一部分,是他们每个人的职责,没有理由推卸这样的工作。第二,接触更多的人,才能够有更大的余地选择优秀人才,让年轻人了解导师,尊敬导师,在导师需要的时候,这些人很可能会集中在他们周围。后面这一条才是对经理人最大的激励。”
创新的人文关怀
在像GE这样的大公司中,大跨度年龄段的不同需求也是HR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今,在GE,有“50”~“80”四个年龄段的员工在一起工作,每个群体的需求都有不同,在多元化的需求中,HR政策和一些具体项目想要覆盖到所有个体,并同时满足他们的需求几乎不可能。
不同年龄段的GE人各有特点。在职业追求上,“80前”的人感觉更踏实、勤奋,但相对来说,创新和改变的能力要差一些,而这方面的能力是“80后”的群体突出的方面。“80后”对自己职业成功的追求同样强烈,但是在经验上还存在欠缺。对他们来说,要取得成功,实践的磨练依然是相当重要的。所以,在提供职业辅导时,GE更乐于采取案例培训的形式,让他们有更直观的理解,同时可以为自己树立一些职业发展的榜样。
实践中,GE发现,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年龄层群体需求,最好的办法就是更及时有效的沟通。在GE,类似的沟通交流活动,会议,沙龙不胜枚举。了解是服务的前提,HR给不同的人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比如,在GE内部,公司安排了work life coaching项目,公司会聘请第三方专业团队,帮助员工有效地实现工作生活的平衡,将自己倡导的内容落在实处。同时,GE还成立了职业女性协会。“女性的职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更多更复杂,我们会请一些成功的职业女性和大家交流,也会就一些生活问题安排具体的培训,比如请专家来为年轻妈妈讲解幼儿教育知识,我们希望创造一个温馨的工作氛围,帮助员工解决工作和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程静表示。
类似的人文关怀,也被公司扩大到全体员工中。从招聘来看,公司希望从员工入职前开始,就展现自己的关心。在这方面,公司也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以往,候选人接到公司的录用信后,HR会发邮件直接告诉他们入职需要什么样的材料。但如今,GE要求HR团队和直接经理要完成两件事。首先,直接经理要给员工打“欢迎电话”,让员工看到公司对于人才吸纳的主动姿态,在这个电话中,经理需要对员工的一些提问给予必要的解答。之后,HR会再次给候选人打电话,告诉他们入职需要的手续,并对一些特殊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指点,在这个电话中,HR还会告诉他/她,公司指派了一位熟悉公司的员工做“同伴”,在候选人入职后帮助他快速熟悉办公环境。比如IT资源、健身医疗服务等问题都可以随时向这位同事了解。

来源:网络素材整理

华 恒 智 信 点 评
企业吸引人才、保留人才,有四种主要方式,即高薪、感情、事业发展前景和企业文化。
1.高薪留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高额的薪资无疑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工具,也是吸引人才的直接和必要手段。和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相比,本企业的薪酬应该具备一定的竞争力。然而,企业必须走出“高薪就能留人”的误区,仅仅依靠高薪,是难以留住人才的。
2.感情留人。感情留人要求企业实行人性化管理,关心和关爱员工,让员工把企业当成家庭,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感情留人是保留人才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3.事业留人。企业应该为员工设计职业发展规划,提供员工发展的平台和机会,让员工看到自身职业发展和自我提升的前景与希望,从而对工作充满憧憬和热情。远大的发展前景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可靠工具。
4.企业文化留人。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吸引人才,企业营造的轻松、愉快、和谐的工作氛围有利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从而让员工更为积极地工作。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在保留人才上,也能发挥更为长久的作用。
企业留人,需要有一定竞争力的薪资和对员工的关怀,这二者不可缺少,但更加重要,也更容易被企业忽视的是,为员工提供职业发展的机会和前景,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吸引人才、保留人才,就需要在后两个方面多做努力。



  • 上一篇:海底捞:做员工的朋友,而不是家长
  • 下一篇:大唐集团的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