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类市场由乱而治源于消费主权觉醒
发布时间:2017-01-19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消费主权是消费者与企业交互下形成的
春节临近,保健酒市场也在持续升温。随着消费者对于饮酒与健康消费需求的旺盛,尤其在“健康中国2030”的国家战略引领之下,保健酒市场潜在的机遇越来越凸显。不过,保健酒只是大健康品类中的一个分支,在消费主权时代下,保健酒企业必须变革、创新以适应消费者在消费升级过程中对于健康消费的需求。
在我国酒类市场,保健酒是规模较小的酒种之一,虽然有譬如劲酒、竹叶青等知名品牌在市场的持续培育,但市场的集中度并不高。而回顾保健酒近30年来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乱而治的发展轨迹,市场正在向利好的方向发展。而这种产业升级的发生,固然有政府监管越来越严格、调控越来越有效的因素,有企业通过市场竞争手段加速产业调整的结果,但本质上得益于消费主权的觉醒。
在10年前,消费者对于保健酒的认知偏狭于单一功能,而对于其功能的多样性和科学性了解不多,这还是基于保健酒行业已经对消费者持续进行了10余年培育的结果。而在市场格局上,已经出现劲酒、竹叶青、椰岛鹿龟、致中和成为主力品牌的局面。
消费主权的觉醒,需要大品牌、大企业与消费者形成良性和持续的互动,让消费者有一个便捷的抓手。
试想20年前的保健酒行业是何等的乱象。随着消费者对于保健酒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对保健酒功能细分的品类了解越来越多,品牌消费意识越来越强,乱中求生的散、小、乱商家,市场机会越来越少,一些盲目夸大功能,或者把功能等同于功效的宣传,消费者对其已经有了相对清晰的认识。但消费者对于保健酒认知的理性程度还不够,需要企业能够化繁为简,以适应消费者更容易理性、健康、科学的饮酒需求,这也是保健酒市场发展相对迟缓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止保健酒市场,葡萄酒市场也同样需要化繁为简以寻求消费规模的爆破点。因为化繁为简的营销减法,更有利于消费者主权意识的满足和觉醒。在近日举行的中国葡萄酒大会上,凤凰酒业君应邀主持“进口酒如何开拓中国市场”的话题,有嘉宾也提出过于复杂的消费信息和过于散乱的市场格局,不利于给消费者一个轻松愉悦体验的抓手,这将会人为限制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发展。葡萄酒在全球酒类市场的地位举足轻重,但在中国只有180万千升左右,其规模却远不及同为发酵酒的啤酒的5000万千升,以及蒸馏酒的白酒的1300万千升。
生态型企业需要更好的生态环境
近日,农业部下发了《关于赤水河流域全面禁渔的通告》,决定自2017年1月1日起至2026年12月31日止,赤水河流域将进入为期十年的全面禁渔期。禁渔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而地处赤水河流域的酿酒企业则是这一举措最大的受益者,因为白酒的酿造离不开好的生态环境,而越是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酿造的白酒品质越高。
此前不久的国酒茅台2016全国经销商联谊会期间,酒业君在茅台镇看到当地政府为保护生态环境而做出的一系列努力,效果已经开始显现,其中就已经包括部分河段的禁渔措施。
不仅赤水河,全国范围内的白酒企业,一般都坐落于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这是由白酒酿造需要微生物种类多样性、群落复杂性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但并不是所有的白酒企业都能有赤水河流域的白酒企业如此幸运地享有如此原生态的生态环境、得到政府如此大力度保护生态环境的举措。
希望政府能够鼓励和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尤其是例如酒类等本身就需要生态化经营的产业。同时也呼吁消费者多消费生态型的商品,少购买生产对生态有破坏的商品,利用手中的消费权利,让市场发展也能对生态保护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作者:程万松
来源:网络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