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华恒智信人力资源顾问有限公司English
咨询电话: 400-818-7856 官方微信

扫一扫,关注华恒智信,共同分享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工具,与顾问专家面对面!

卷烟品牌合作生产工作回眸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6-04-08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合作生产解决了烟草企业有品牌没计划、有计划没市场之间的矛盾,是专卖制度下烟草行业优化资源配置,是实现共同发展、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国家局副局长段铁力在省级工业公司卷烟品牌合作生产工作协调会议上铿锵有力的讲话,既明确了行业开展卷烟合作生产工作的方向,也坚定了行业走卷烟合作生产之路的信心。
发轫于上世纪90年代,从最初的自发性联营加工,到如今的企业战略合作;从最初的几个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到现在18家省级工业公司全部参与,卷烟品牌合作生产工作由来已久,并在不断探索实践中成长,在发展中壮大。有了输出和输入企业共同呵护,合作生产之树已是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然而,前进的路上总有风雨迎头,发展的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去解决。跨入“十三五”,输出企业与输入企业要同心同向,克服困难,共创双赢,为行业效益快速增长、品牌竞争力提升、扶持弱势企业、实现共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互利共赢 成效显著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就告诉我们一个要“取长补短”的道理。
卷烟品牌合作生产正是一种“取长补短”的体现。输出企业和输入企业,通过合作生产,以你我所长补你我所短,以你我之力满足你我之需求,将优势融合、扩大,将劣势弥合、缩小,最终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展现了一种双赢的智慧。
对于输出企业来说,合作生产不仅让他们做大了品牌,提升了市场占有率,还增强了品牌影响力。“红塔山”依然是当前全行业品牌合作生产数量最大的代表品牌,2015年,其合作生产量占其品牌总产量的比例已超过50%;其次是“利群”“白沙”两个品牌。在品牌合作生产工作的强有力支撑下,重点品牌合作生产集中度和市场满足率得到了明显提升,大市场大品牌大企业格局基本形成。
对于输入企业来说,合作生产盘活了他们的计划资源,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的逐年提升。2015年,行业合作生产实现税利760亿元,对品牌输入企业税利贡献度达到30%左右。通过开展合作生产,品牌输入企业产品结构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十二五”期间,行业合作生产平均单箱工业销售收入较输入企业自有品牌平均单箱工业销售收入高出1574元。
数字是可观的。这表明品牌合作生产在促进经济运行持续健康发展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除了这些快速增长的经济指标,合作生产中双方企业技术层面的深度交流,对于行业发展来说意义更是深远。
一同上机台操作,一起交流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合作生产为输出企业和输入企业的职工们提供了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为实现合作加工产品的均质化,输入企业主动根据输出方品牌特色需求,进行技术定向升级,提升了输入企业自身综合实力。所以说,合作生产带动的是行业卷烟加工工艺水平的整体提升。
直面问题 化解矛盾
成绩有目共睹,问题也不容回避。
在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凸显,经济增长预期下调,地方政府财税压力加大的外部环境与行业产销规模、税利总量等经济指标已处于高位运行的内部环境共同作用下,当前品牌合作生产工作同样面临着较多的矛盾与挑战,对此段铁力副局长将其概括为“内外压力交迫,多重矛盾叠加”。
具体说来,一方面宏观经济整体低迷,卷烟消费量价增长较为乏力,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凸显,外部压力凸显;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品牌输出企业成本激增,合作积极性减弱,而品牌输入企业更倾向于扩大生产规模补齐税利缺口,使得内部压力涌现。
在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合作生产只能加强、不能倒退!当前在合作生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还是因为品牌销售不畅、库存增大,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导致。要促进合作生产的不断推进,就必须正视这些问题与困难,在政策引导等方面更加贴近市场实际需求,鼓励双方创新合作方式,实现更好发展。
例如,2015年浙江中烟等企业按照品牌发展实际需求,自主探索“计划指标置换”的合作生产新方式,得到经济运行司的大力支持。具体说来,是指在双方企业计划量不变、合作生产税利等运行指标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品牌输入企业将当年部分计划量置换给品牌输出企业,由品牌输出企业根据品牌市场需求自主进行生产。
新方式所带来的积极变化显而易见。虽按照行业要求,品牌输出企业均选取主销规格进行合作生产,但市场需求瞬息万变,固定的产品供应已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实现“计划指标置换”后,品牌输出企业可以按照市场实际需求、品牌发展需要等自主安排生产计划,更加贴近市场需求的生产安排,使得品牌始终保持着良好状态,实现快速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进一步推进合作生产,稳定规模是基础!国家局明确要求,2016年起行业计划指标置换等新型合作方式必须要在达到上一年合作生产规模的前提下才会实施,各企业务必要确保品牌合作生产工作整体稳定,为行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除此之外,面对当前品牌输出企业普遍存在的,由于合作生产规模不断扩张,运行成本加大、自己负担加重、积极性下降等现实问题,国家局将继续按照每增加1万箱,对品牌输出、输入企业分别注资补贴5000万元和3000万元的原则,帮助企业切实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合作生产双方的积极性。
扩大规模 鼓励探索
以积极、快速、灵活的鼓励政策应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品牌合作生产中的问题与矛盾,稳定合作生产规模。但在全国性优势品牌的市场需求与计划资源的矛盾更加突出、对做大全国性优势品牌的要求更加迫切的当前,进一步扩大合作生产规模势在必行。
扩大生产规模的前提是扩大市场,即扩大销售份额。当前行业经济运行中出现一些问题的原因,固然有部分地区向地产卷烟过分倾斜的人为因素作祟,但更多是因为计划限制、结构压力、考核导向等,使全国性优势品牌降低了对适销货源的生产意愿,使全国范围内卷烟货源供非所求矛盾更加突出。
今年行业已经明确,将坚持按市场需求下达生产码段,着力源头控制,盘活行业存量资源,化解库存压力,并鼓励支持合作双方针对产地市场开发升级产品,增加有效供给。
如2015年,湖北中烟与黑龙江烟草工业已经针对黑龙江市场吸味需求特点,融入了地域文化特色,升级“黄鹤楼(硬金砂)”规格,共同推出了“黄鹤楼(硬金砂龙烟)”,即将上市销售。
扩大合作生产规模,不但需要市场空间,更要有实实在在的效益做保障。毋庸置疑,提升效益是品牌输入、输出企业开展合作生产的共同诉求,也是提升行业整体效益的必由之路。提升效益无外乎“开源节流”,提结构、控成本,在结构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控成本就成了合作生产企业提升效益的现实选择。需要强调的是,控成本必须由合作双方共同完成,只有双方不断加强生产协同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才能实现成本的有效降低、效益的不断提升。
在控制好生产成本的同时,品牌输出企业要不断推进落地销售工作,进一步节约运输成本。虽然国家局始终明确各工业企业的市场竞争主体地位,鼓励各企业根据品牌发展特点,自主探索品牌的“落地销售”工作,尚未进行强制要求。但各合作生产企业应加强沟通协作,打通地域壁垒,解决当前制约落地销售工作的难题,尽可能减少卷烟回购数量,进一步优化行业内资源配置,降本增效,助力合作生产工作开创新局面。
链接
卷烟品牌合作生产工作回顾
第一阶段(上世纪90年代~2003年)——合作生产探索期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以省为单位的工商一体发展模式,除了少数省份的工业企业较强外,多数省份的工业企业发展相对缓慢。一些企业的品牌发展势头较好、计划资源不足,而有些企业的生产计划又难以完成,所以各省份之间、企业之间开始探索品牌联营加工。行业品牌合作生产工作刚刚起步,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初始探索期。自发性形成的联营加工规模不大,但为行业大规模开展合作生产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
第二阶段(2003年~2009年)——合作生产引导发展期
2003年起,烟草行业实行工商分开,全国统一大市场开始逐步形成。这一阶段,参与品牌合作生产的主体从初期的单个卷烟厂逐步转变为以工业公司为主体的省级单位。2006年,国家局第一次明确提出以工业公司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后,越来越多的省级工业公司参与到合作生产工作中,品牌合作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合作品牌也由“多乱散”向“少而精”调整,重点品牌合作生产量占比也不断攀升。但由于品牌发展目标不够明确、合作生产关系不够稳定、政策支持措施不够完善,仍有部分企业对合作生产处于观望状态。
第三阶段(2010年至今)——合作生产全面发展期
2010年国家局提出了“卷烟上水平”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制定了“532”“461”品牌发展战略目标,并先后下发了一系列措施文件,从计划、资金、考核全方位对合作生产给予政策支持。在这一阶段,行业合作生产工作步入全面发展时期,合作生产规模、结构、效益均达到历史新高。“十二五”期间,行业18家省级工业公司均参与到品牌合作生产工作中,合作生产品牌逐渐稳定在15个左右。增速虽然较上一阶段年均30.6%的增长率有所趋缓,但重点品牌的品牌集中度、规模效益得到了进一步稳固提升。
(资料来源:国家局经济运行司、《中国烟草年鉴》)
回顾行业合作生产工作,始终保持着稳定发展态势,有力支持了行业大品牌、大企业发展战略,行业整体竞争实力持续提升。特别是近十年来合作生产总量始终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合作生产量占当年卷烟总产量比重持续提高,到2015年已经突破15%,达到15.4%。
来源:《中国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