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建设专家建议培育创新生态系统
发布时间:2017-08-07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要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积极建设“京津雄”创新圈,在雄安新区建设一批联合研发企业,对于雄安新区已有的国有企业,建立混合制所有制,引进民间资本,优化治理结构,激发创新活力。
目标瞄准“国际顶尖”的雄安新区城市设计,在7月16日刚刚结束了城市设计国际咨询的第一次现场咨询,共有12家设计机构前来参加。
在此前一天的7月15日,河北省委常委、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陈刚率代表团到杭州考察西溪湿地等,主要关注杭州在推进产业转型、加快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城共融发展等方面探索。
无疑,雄安新区的建设正在积极吸收各方“营养”,打好“第一根桩”。而雄安新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既离不开合理的城市设计,也离不开产业发展。
7月18日,中国社科院雄安发展研究智库揭牌成立,智库成立仪式上举办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学术论坛。论坛围绕建设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创新区域发展路径、优化京津冀空间结构、打造区域新兴增长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参会专家在论坛上建议,雄安新区在初期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基础上,应当培育自身“造血能力”,打造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空间规划上,雄安新区应汲取北京等城市“城市病”的教训,防止“摊大饼”,应建立轨道交通优先的公共交通体系。
建立“京津雄”创新圈
雄安新区的首要定位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但在南开大学校长助理、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委会委员刘秉镰看来,雄安不能仅靠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还要走自主发展、内生性生长的道路。
他在论坛上表示,雄安不同于深圳和浦东,从背景上看,后者设立时正处改革开放初期,各种要素迅速向这两个地区聚集,因而享受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推力。而雄安新区设立时,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L”型走势。此外,从区位上看,深圳、浦东均为临海港口,易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可迅速和国际市场接轨,但雄安离海较远。
“所以,雄安新区未来必须要有自我造血的能力,要内生性增长。”刘秉镰表示,“经济方面,雄安新区未来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产业规划问题。雄安必须有一个合理的主导产业,并建立平衡的产业体系。我建议尽早启动雄安新区的产业规划。”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所长黄群慧在论坛上指出,从产业成长和城市发展角度看,雄安新区未来可能会经历三个阶段:
一是通过行政手段,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转移初创”阶段。伴随大量企事业单位从北京迁移到雄安新区,雄安新区产业会获得一个发展“初速度”,该阶段的产业成长动力来自于行政推进,预计该阶段应该延续到2020年后。
二是雄安产业成长从行政推进逐步转向自我发展的“转型换挡”阶段,伴随着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逐步完成,雄安产业成长的行政动力逐步弱化,新的市场化动力和企业自生能力逐步培育形成,这个阶段预计也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
三是主要依靠市场化力量在竞争中自我成长的“创新发展”阶段,如果“转移初创、转型换挡”这两个阶段实施比较成功,预计雄安产业最晚应该在2025年步入这个阶段,雄安产业步入通过创新驱动获得加速发展的新时期。
在论坛上印发的中国社科院雄安新区专报(下称专报)中,黄群慧进一步阐述称,在初始阶段,要大力支持雄安新区承接北京市高端高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
在产业选择上,黄群慧建议雄安以高端制造为先导培育创新生态系统,进而打造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河北经贸大学校长纪良纲认为,雄安应该培育创新驱动发展的“样板”,首先要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积极建设“京津雄”创新圈,在雄安新区建设一批联合研发企业,对于雄安新区已有的国有企业,建立混合制所有制,引进民间资本,优化治理结构,激发创新活力。对于中小微企业,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为其提供融资支持,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死亡之谷”。
“轨道优先”以解决城市病
在产业发展之外,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认为,当前雄安新区正处于“打第一根桩”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吸取中国城市普遍存在的“城市病”教训,防止“摊大饼”,做好城市空间分散化布局的规划。
“中国600个城市中500个都出现了城市病问题,雄安新区一定不能像北京一样城市功能集中布局。”他在论坛上指出。
黄群慧在专报中指出,雄安的产业布局要改变以往以产业区作为发展主体的固有模式,以综合片区、组团式布局为基本依据,实现产业用地规模、主导业态、空间布局与片区的定位相协调。
从城市布局看,他认为要按照组团式的组合型城市进行建设,摈弃单纯功能布局和宽马路、大广场的做法,采用多功能混合,密路网、小街区的宜人生活空间组织,做好城市空间分散化布局的规划。其初步设想是要打造中央商务区组团、绿色宜居区组团、高端高新产业区组团、大学研发区组团和滨淀生态休闲区组团等。
同时,赵弘提出雄安新区必须前瞻性地规划建设轨道交通体系。“在世界各个大都市及都市圈中,公共交通都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公共交通中轨道交通占主导地位,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城市病’的唯一出路。”
他认为,雄安未来的交通网络应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在它的核心区域,应该建立以地铁为主导的轨道交通,要保证核心区的站点密度,从而保证区域高效运行并具有较强交通承载能力。
第二个层次是核心区连接容城、安新和雄县以及未来重点发展板块等组团之间的通达性,特别是对于核心区周边的未来发展的组团,要预留轨道交通的路由,要建立大站距的轨道快线。
第三个层次,就是雄安到北京、天津、保定等城市,特别是与北京的快速交通联系,也应是轨道交通优先建立快速铁路。
7月6日,北京到保定、途径白沟站和白洋淀站的两对动车组首次开通,就此结束了从北京到雄安新区没有直达列车的历史。
而根据河北近日印发的《河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河北要开工建设固安至雄安新区至保定城际铁路、京九高铁北京至雄安新区段、京九高铁雄安新区至商丘段、北京至雄安新区至石家庄城际铁路等多条联通雄安新区的高铁线路,并研究天津至雄安新区至石家庄铁路项目。
港口方面,交通部、天津市、河北省日前联合印发的《加快推进津冀港口协同发展工作方案(2017-2020年)》提出,提升港口对内陆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津冀港航资源与雄安新区交通物流需求的有效衔接,大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
除此之外,最新的城市交通在雄安新区也有率先落地的可能。比如,黄群慧就在专报中建议雄安新区建立快捷便利、绿色清洁、共享的城市交通系统,尝试率先在新区开展无人驾驶汽车试点。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