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后继无人” 建议医疗资源逐级下沉
发布时间:2018-04-08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央广网北京3月15日消息:“现在很多老医生七八十岁还在为农村患者服务,虽然临床经验丰富,但是知识结构老化、很多新的设备都不会用”,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涿州刁四村卫生所乡村医生周松勃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坦言,“现在很多乡村医生到了年纪不敢退休,因为‘后继无人’”。
在基层医务岗位工作了30余年的周松勃,亲历了我国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进行的重大变革,也看到了很多现实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基层医生队伍人才缺乏、辅助检查的设备陈旧……,今年他带着《关于医疗重点下沉推进分级诊疗的建议》来参加两会,“希望能够解决农村基层医疗服务难题,稳住乡村医生队伍”。
缺少辅助检查设备难获村民信任
“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血糖仪”,周松勃说这是现在乡村医生标配的“新四件”。对比过去的“老三件”,仅多了一个血糖仪,“很多地区连基本的血尿大便检查设备都没有,工作很难落实完善”。
乡村医生长期扎根农村,为中国的几亿农民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从2017年9月,保定市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来,周松勃夫妇已经与河北省涿州市刁四村共231户698人签约,若出现突发状况,只需一个电话。
但是在行医过程中,没有足够的辅助检查设备,给周松勃的行医过程带来了很多麻烦。“有些必须用机器检查的病症,需要到县市较大的医院能才确诊,导致一些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也很难获得群众的信任”。周松勃坦言,目前国家关于增补必备辅助检查设备的相应配套文件还是比较少。
“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周松勃说不均衡的医疗资源配置格局使很多村民宁可千里迢迢到大医院就诊,也不信任身边的乡村医生。
农村卫生人才短缺乡村医生“后继无人”
家庭医生签约重点在农村,签约工作乡村医生是主体。即使有了医疗设备,“谁来操作”是基层医疗服务中存在的另一个困境。
在农村地区,因为条件恶劣、情况复杂,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做乡村医生。“家庭医生签约的大部分任务需要乡村医生来履行,工作非常辛苦,突发情况很多”,在周松勃行医的30多年间,共建立了46万多份患者病例档案,平均每天就有42份。“长期高负荷的工作运转,村医们的收入却很少,迫于生计压力,近年来很多年轻的乡村医生选择离开,到县城寻找更好的机会”。
很多年轻医生,尤其是有诊断经验、高水平的全科医生不愿意到基层来,“现在很多老医生七八十岁还在为农村患者服务,虽然临床经验丰富,但是知识结构老化、很多新的设备都不会用”,“后继无人”的困境让周松勃很担忧,目前,乡村医生整体队伍面临着知识老化、年龄偏大的问题。
建议推动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
针对“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的现象,周松勃建议推动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有效盘活存量,激发各级卫生机构的动力和潜力。“把大医院的优质资源下沉到市、县的两级医院,市、县的优质资源再下沉到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的社区卫生中心,乡镇卫生院下沉至村一级”,他表示,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构建完整的省、市、县、乡四级医疗架构,加强基层医院人才队伍建设,配备先进的医疗器械。
要稳住乡村医生队伍,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基层工作,周松勃坦言,应该提高基层医生待遇。“乡村医生应该享有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险和退休政策。像乡村教师一样,应该将乡村医生也纳入国家体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除此之外,他建议,应该创新使用方式,盘活流动机制,探索上下级医院间的“轮岗”模式。专业人才的流动,既有利于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也有利于促进基层医生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