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通信:不让线缆质量成为提速降费的绊脚石
发布时间:2017-09-01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提速降费是国家交给运营商的任务,也是广大通信企业的光荣责任
自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以来,在两年多时间里,通信行业一直处在转型升级、改革发展的风口浪尖。一方面,以几大运营商为首的广大通信企业承担着“助力创业创新和改善民生、降低社会成本”的国家使命,通信行业应为“互联网+”行动提供有力支撑,助力拉动有效投资和消费、培育发展新动能。另一方面,提速降费各项举措压缩了通信企业的利润,给管理者带来了经营压力。以中国电信为例,提速要加大投资,降费要减少收入,提速降费总体上压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2011年至2015年“宽带中国”光网建设投入超过2000亿元,而该公司每年净利润不到200亿元,2016年通信主业上市公司净利润180亿元,下降10.2%,近三年来首次出现净利润负增长;自由现金流2016年下降了340亿元,预计2017年自由现金流会继续面临压力。
但不管怎样,无论是来自外界的压力还是自身的使命感,电信运营商通过“降低套餐资费”“流量不清零”“提速不提价”以及即将实施的取消长途和漫游费、大幅度降低面向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等手段,实实在在地让消费者得到更多便利和实惠。据最新统计数据,自2015年“提速降费”实施以来,我国三大运营商坚决响应“提速降费”的号召,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两年时间里使我国固定宽带资费水平下降了86%,移动宽带资费水平下降了65%。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累计向客户让利超过了1226亿元。
事实上,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通信行业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通信行业是我国市场化、国际化走在最前列的行业之一。从早年摩托罗拉、诺基亚的衰退,到后来朗讯、思科的不断变迁,再到近年爱立信面临的亏损和转型,与之同步相随的是华为、烽火、中兴等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和愈发强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ICT深度融合、主导全球5G标准编写等事件为《中国制造2025》带来了创新活力和具体的可实现路径,也必将随着“一带一路”的脚步使中国产品、技术稳步迈向世界。
线路基建投资是网络提速绕不过去的坎
从技术层面讲,通信网络确实存在提速降费的空间,提高网速的途径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改变骨干网络链路利用率过高的现状。我国骨干网络链路利用率平均在50%~70%,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低于50%的链路利用率水平。后续在宽带接入网持续提速的同时,需推进大容量网络技术部署,同步开展城域网和骨干网扩容,提升节点处理能力,有效降低链路利用率水平,改善忙时网络性能。
二是网络架构仍有优化空间。要持续优化互联网骨干网间互联架构,扩展互联网网间宽带容量,提升网间通信质量。
三是国际互联网出入口宽带扩容。通过加强统筹协调,做好互联网国际出入口带宽扩容,逐步改善国际互联网访问体验。要面向“一带一路”建设需求,加快海外网络、数据中心和内容分发节点等的布局与优化升级。
从以上面临的问题来看,无论哪条提速途径,都需要加大建设投入,除了加快采用4G、5G等新型系统设备,优化网络架构外,特别是骨干网扩容和国际互联网出口都需要硬杠杠的线路基建投资。也正是在几大运营商的直接投资需求带动下,两年多来,光纤光缆行业整体呈现出供需两旺的持续火爆行情。
主流企业应成为捍卫线缆质量的中坚力量
通信行业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有高峰也有低谷。事实上,前些年供大于求的惨烈竞争状况让光纤光缆企业至今心有余悸。国家对运营商“提速降费”的要求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是提速,是无可争议的发展趋势,无论是运营商还是通信设备企业都大力赞成并积极跟进;二是降费,运营商的经营压力会传递到上游,而上游企业存在不同的所有制经营形式,认识高度也不同,在利益面前会有参差不齐的表现和诸多抱怨:房价在涨,CPI在涨,人员工资在涨,经营要素都在涨价,多年来价格一直下降的就是通信资费……
国内线路建设高峰迟早要步入尾声,通信行业转型升级也将步入深水区,光纤光缆企业更应对产品质量、安全可靠性时刻保持警惕,使国家的提速降费政策不打折扣地落到实处。尤其不要忘记“质量为先”的基本方针,杜绝供不应求时“趁火打劫”以次充好、竞争激烈时又变相“假冒伪劣”,防止前期的行业发展成果功亏一篑。
一、借标准之名投机取巧。光纤光缆行业经过40年的高速发展后,标准体系已比较健全,但网络建设方、检测机构、研究院所、制造企业等还是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现有标准呈现进一步细分的趋势,如最常用的YD/T901层绞式光缆标准,部分内容可能会派生出不同等级的轻型光缆类型,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技术指标一定会有所降低,无论是制造厂家还是投资方,在选型时应确保产品质量与可靠性符合使用要求。
二、坚决阻止最低价中标的错误导向。2017年6月《人民日报》曾发表系列文章对饱受诟病的“最低价中标”进行分析和批判,“最低价中标饿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业主”“最低价中标原则不改,谈什么工匠精神、百年老店”。但前些年国内的最低价中标政策委实让广大光纤光缆企业深受震动并饱受其害,无论是出于履职风险考虑、“降费”压力还是其他任何理由,简单粗暴的低价中标导向该彻底改改了。
三、由运营商牵头在全产业链严格落实质量管理制度。中国目前处于假冒伪劣产品的爆发时期,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有些单位和个人尤其擅长各种歪门邪道,产业链上下串联,从标准、技术规范开始定向引导,在生产制造、检测、施工使用、售后服务全链条下寻找变通空间,线缆行业的质量危机公关、换货换样等不良现象依然存在,以运营商为首的国家队应恪守质量底线、严格履行质量管理制度,让伪劣产品无缝隙可钻。
在今年4月举办的信息港论坛上,曾有人问我,在目前的市场竞争大环境下,关于线缆产品的品质究竟是“够用”“好用”“耐用”哪一个更好?我一时语塞。作为烽火的一名技术专家,我对品质安全思考的出发点从来没想过投机取巧或打折扣一说,也压根儿就没思考过如何回复这个文人编撰的伪命题。我相信,如果把同样的问题抛给欧美发达国家的专业人士,他们也同样会费解:无论什么产品,自然包含其设计技术和产品标准,对于质量与安全,难道有讨价还价的空间吗?
实际上,假冒伪劣是一个必经的历史发展过程,国外发达国家也都先后经历过这个时期,美国先开始,德国其次,日本跟进。美国的假货历史是1840年~1910年,德国是1871年~1910年,日本是1945年~1960年。以美国为例,1840年美国产的糖果里含有面粉和石灰,用氧化铜来染色;牛奶除了一部分真的牛奶之外还添加石灰;咖啡里只有五分之一是真正的咖啡,其他都是各种东西混在里面……在如今的国际舞台上,中国自1980年开始,产品质量一直处在Made in China的假冒伪劣困局中。
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无疑是线缆行业的一个转折点和契机,随着6月26日国务院官网正式公布调查处理结果,轰动一时的西安“问题电缆”事件落下帷幕。这次事件被定性为“一起严重的企业制售伪劣产品违法案件,是有关单位和人员与奥凯公司内外勾结,在地铁工程建设中采购和使用伪劣产品的违法案件”,共问责追责122人,涉及厅级16人、处级58人、科级及以下48人。
事件结束了,但事件所带来的深远影响远没结束,尤其是部分央企、上市公司也卷入其中,让公众对其社会公信力产生严重质疑。正如《每日经济新闻》的通报:“问题电缆”事件除涉及问责追责官员众多之外,另一大特征是,有中铁一局/四局等央企、地方企业以及上市公司竟也牵扯其中。一个“竟”字,反映了社会对国有主流企业几多期许!
“不能让产品质量存在灰色地带,不能让品质管理成为空中楼阁,自觉维护国家的质量方针与制度、抑制行业不良发展趋势,是行业领军企业更是我们国资委下属企业的光荣使命与责任。”烽火通信线缆产出线总裁李诗愈如是说。
提速降费,线缆质量是基础和前提,不能成为绊脚石
2017年4月,工信部部长苗圩提出“质量为先”的战略转型理念,坚持走质量为先的制造业发展道路。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由大变强、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必须把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认真落实《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质量为先"基本方针,加快形成以质量品牌为标志的竞争新优势。
创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需要政府、运营商、检测机构、制造企业等同心同德,诚实守信,通力合作,全力以赴。提速降费,线缆质量不能成为前行道路上的绊脚石。
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者:陈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