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绿色能源交易市场发展趋势解读
发布时间:2017-07-18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2017年4月20日,彭博新能源财经主编AngusMcCrone发布彭博新能源财经就大中型公司购买绿色电力的分析时指出,过去十年,清洁能源的长足发展振兴着世界范围各公司及投资者的发展意愿,但从中不难看出,生物质燃料和陈旧的清洁发展机制已逐渐被取代,其他类型的新能源发展,比如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拍卖方兴未艾。
其中炙手可热的话题就是电力公司的购电协议(PPAs)。该协议是指大型公司以固定价格和固定期限与新建风电场或太阳能发电厂签订电力购买协议。
对于购买方,签署这样的协议具有多种优势。从购买方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公司购买可再生能源可以更好地适应公司可持续发展,或基于以特定协议电价来抵御未来电价成本的通货膨胀,以及PPAs可以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对于风电和太阳能开发商,PPAs可以有力保障电力的输出量。至关重要的是,购电协议可以确保资金来源以保障可再生能源长足发展。
PPAs成为热门话题是基于目前可再生能源津贴逐步退出,价格成为电力市场的主导。同时,基于电力价格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当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成本呈现下降趋势,PPAs便可以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商提供确定且十分有必要的收入来源。
彭博新能源财经分析数据显示,上个10年,在美国太阳能的PPAs协议新签订量保持在平均每年500兆瓦的水平,尤其在2015年达到5300兆瓦峰值。2016年,全球新增协议量轻微下滑,保持在4500兆瓦,这是由于美国对太阳能发展政策的收紧。尽管如此,PPAs协议的签订量仍在欧洲、中东、非洲以及亚太地区保持纪录值。
总体来说,在2017年第一季度,世界范围内目前已完成大量的PPAs协议签订量,其中购买可再生能源最为活跃的公司包括谷歌、微软以及脸书等公司。
这一购电协议模式被寄予厚望。换句话说,PPAs协议可以扩展到更大范围——所有行业的中型、大型企业,以此来确保风电和太阳能项目可以继续发展,而不是通过国家行政手段的配额制来提供资金支持。这样的效果可以有效激活风电、太阳能产业在美国的发展,同时欧洲也可以依照此先例来有效推动经济发展。
这样的理念听起来振奋人心,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是不是这样的购电协议被给予过高的期望值?换句话说,这样“时髦”的趋势是不是仅仅只是“一时之兴”?而并不是振兴清洁能源投资在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器?
绿色能源交易市场发展现状
毫无疑问,较上个十年,大型公司目前更为关注商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部分公司以ESG标准为准绳,更加看重顾客在购买物品和服务时,以不破坏环境为前提所带来的满足和愉悦。
目前,众多公司以减排CO2为目标,在推进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提升经营利润。下一步的关注重点是电力的自然属性,它究竟是化石能源消耗品还是“零碳”资源?
购买绿色电力的方法不止1种,而是至少有4种。第一种是购买可再生能源证书(RECs),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认证体系,可以从市场上购买,相应地也可以增加项目业主每兆瓦时的额外收益。
第二种方式是与公用事业公司达成绿色供给协议。签订协议的公司可以购买由化石能源、核能或可再生能源所发电量,但需向其持有“环境保护导向”的客户承诺这些电量均需用作绿色交通工具等“绿色”用途。
第三种方式是公司自行购买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最通常的做法是在仓库屋顶或工厂厂房旁的空地来安装太阳能板阵列;亦或者是根据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内产生的废料来就地建设生物质发电厂,或根据地理条件建造风电机组。
第四种方式就是PPAs。该方式可以分成A、B两种范畴。通常把A类范畴称为“私线”交易模式,即公司与可再生能源发展商签订合同来建造风电、太阳能或者其他清洁能源,其所产生的电能可以实现就近通过专用电缆传输至局域网使用。范畴B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场外交易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购买者每年完成大宗绿色电量交易。
换句话说,购买方以约定价格从公共事业公司购买电力(其中包括平衡太阳能、风力发电间歇性所产生的费用),公共事业公司就需要从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购买同等电量。
四种交易模式比较
以上多种选择均具有不同的优缺点,购买可再生能源证书较为简单便捷,且不会导致购买者因整体电力价格的锁定,而支付远高于未来电价的费用,这也是为何众多具有绿色发展意愿的公司在过去几年选择这样的模式。
与公共事业公司签订绿色供给协议的模式也相对简单,同样也可以不必为未来电力价格的下降而承担风险。绿色供给协议对于由进口关税支持、补贴的风电、太阳能或者其他可再生能源来说是最明确的选择,这一点在欧洲大陆最为明显。
但以上两种方式均在发展和实践中存在一定障碍——这两种方式产生的绿色效应究竟有多少?客户购买的可再生能源证书可能遍布于整个市场,且会长期存在,同样地,对于签订绿色供给协议,谁又可以保证额外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会按照公司购买意愿而如期建设呢?
关于第三种方式有若干清晰的描述,公司在建筑物上配备可再生能源设备元件,虽然有足够的屋顶空间,以及足够的未被开发的区域适合建造安装太阳能板、风力发电机,但其所发电量,却会被电力需求量所限制,所发电量在电力需求中只占到很少比例。
之前未曾比较的第四种方式拥有两种显著的特点。“私有网线PPAs模式”是一种有效连接公司和邻近绿色电力供应商的简便协议模式,并且可以实现电力购买价格免除税费的目的。另一方面,基于电力用户依然依赖于电网,当可再生能源项目所发电量不能满足电力需求时,依然可以从电网购买其他类型能源所发电力,反之,当可再生能源电量富余时,仍可上网进入更大范围市场进行消纳。
场外交易PPAs模式的推广除基于以上两个特点,同时也具有一些矛盾,例如,订购协议中的购买方和可再生能源项目运营商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牵扯到公共事业用电需平衡可再生能源供给,并及时满足购买者的电力需求。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众多大型公司纷纷表示支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一项于今年1月由彭博新能源财经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市值排名前10的特大型公司中的7家,在特定日期会选择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电力供应,来完成公司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目标。
研究表明,微软公司通过购买可再生能源证书的方式,目前已达到100%由可再生能源供电,同时,谷歌公司希望通过PPAs模式,在2017年底前完成100%可再生能源供电的目标。
2017年开展的独立交易依然值得关注。更多证据表明可再生能源战略在世界各地持续开展,非洲BurkinaFaso地区金矿业已实施首个PPAs交易模式,铁路沿线建筑物的屋顶光伏项目已陆续在中国和印度开工建设,今年1月苹果公司签订235兆瓦可再生能源交易,展示出了TeenPV项目在美国内华达州的发电潜力。
去年10月,彭博新能源财经相关人士指出,在2025年,将会有50个美国社会团体组织签订17000兆瓦公用范围内风电和太阳能发电PPAs协议,表明了其对完成可再生能源发电目标的决心和行动力。另有数据表明,若有更多的商业和工业公司如期加入,还将会有约81000兆瓦的可再生能源PPAs协议被签订。
综上所述,对于世界的大型公司而言,PPAs模式是目前最为推崇的交易模式。这一概念的拥护者,特别是一些面临可再生能源补助缺口国家的发展商,依然坚信基于PPAs合作模式,大量的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能力的建设犹如旭日东升般具有无限潜力和前景。尽管争论不断,以及受到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但基于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成本的持续下降,会加速推进PPAs协议的签订,甚至会低于电力趸售价格,并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进程。
英国是一个PPAs模式施行后即将取消可再生能源津贴补助的市场之一。挪威电力公司Statkraft已和英国签订近150项PPAs协议,这已表明,在可再生能源发展商和承购人之间的无津贴PPAs模式是真实可行的,同时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平准化成本也会随着PPAs模式的推广而持续降低。
世界范围来说,在推广施行PPAs模式的同时仍应保持一定的清醒认识。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复杂的场外PPAs交易模式——中型公司,甚至大型公司都会面临电力采购部门过于单薄的人力物力保障无法应对复杂的交易过程。
第二个值得注意的就是,公司领导层应该着重考虑如若签订长期的PPAs交易协议,在未来电力价格下跌时会有何种应对措施。如果电力价格在未来产生断崖式下跌,是否会有补偿机制,或给予处于竞争劣势者以浮动的电力价格。
业内曾有不成文的共识——电力价格只有“一路上涨”这一种发展趋势,但由于近期欧洲的发电能力明显富余,以及美国页岩气爆发式增长导致气电价格下跌,电力价格只增不减的共识已被打破。目前意见的分歧在于,一方面,零边际成本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会在未来引导电力价格进一步下降,还是煤炭业的关闭会引发电力趸售价格的回升。
第三个问题,就是在一些国家的现行法规限制PPAs的落地实施,电力供应在一些国家仍处于被垄断的地位,这也给PPAs交易模式的发展设置了障碍。或设置进口关税等税费,或对可再生能源发展商设置锁定价格,限制PPAs在市场的发展空间,亦或设置法规来规避零售及趸售电力价格的下降。
第四点是目前市场仍未建立需求侧的保障措施,为PPAs的市场扩张提供支持,从这一现状来看,购买者需要承担电价波动风险,同时,购买方的购买价格也将成为公共事业公司用以平衡供需的因素之一。
因此,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来看待被寄予厚望的PPAs交易模式。该模式可能不会像它的拥护者所期待的被广泛使用,而它更像是前几年风电或太阳能发展商为保障自身收入来源的一种手段——类似电池、聚合器、电价期货交易等金融手段,PPAs亦然。
或许绿色供应合同或将成为众多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后备选择。无论如何,世界范围内商业的能源觉醒依然会持续发展,电力价格也会成为其商业竞争表现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但PPAs交易模式或许会在电力供应不足、电价波动明显,或电价持续上升的发展中国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