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华恒智信人力资源顾问有限公司English
咨询电话: 400-818-7856 官方微信

扫一扫,关注华恒智信,共同分享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工具,与顾问专家面对面!

怀进鹏解读中国工业化和大数据的四大观点

发布时间:2016-01-29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怀进鹏的另一个身份是:科学家。这位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计算机软件专家,2009年5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此外,他还担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863计划计算机主题首席科学家、国家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总体组组长、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组长等职。
一、我们有一个大坎,就是数字
以德国工业4.0为代表的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制造业战略成为近两年来的热词。
德国人认为:18世纪制造设备的机械化标志着工业1.0时代,20世纪初的电气化与自动化标志着工业2.0时代,1970年代兴起的信息化标志着工业3.0时代。而工业4.0时代则代表人类进入实体物理世界与虚拟网络世界融合的时代。在工业4.0时代,传统制造业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进行智能化转型。同样的计划在美国叫工业互联网。
中国早在十六大上就已经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两化融合的新型工业化思路。去年,中国也发布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其核心正是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
“对全球制造业发展来说,哪一个企业善于把握工业的数字化,能够有效拥抱两化融合,制造企业就会有更强的制造能力”,怀进鹏说。南都记者也注意到,2013年以来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谈到近年来,发达国家经济有所回升的重要原因,正在于两种IT技术的融合,一种是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另一种是工业技术(Industrytechnology)。“我们有一个大坎,就是数字”,中国工业化进入新阶段,首先就是数字化,对数据分析进行自然分析就是智能的结果,其使制造业走向真正的竞争力,“先自动化、再数字化,必然导致结果就是智能化。”怀进鹏说。
二、想进入智能制造,感知是第一步
而感知似乎是人们在讨论大数据时被遗忘的一步。“要想进入智能制造,互联互通绝对重要,但是第一步先要感知到,把信息数字化之后才能互联,大数据背后是什么,是感知,是传感器啊,首先感知到后面才有数据”。
“传感器的发展,对我们新形势的重要装备齐了重要作用”,怀进鹏说,它将引发数据的大规模爆炸,并带动产业结构的变革。当传感器装置进入生产领域,它将改变所有的过程,带来人工智能的新变化,与物质的数字化,3D带时间标签,5D把生态感知材料加入,这样的迭代变化,不断更新,对社会发展将是难得的。
怀进鹏说,未来形成远超现在72亿人拥有的72亿台终端,五年之后,智能终端达到500亿,这样的规模当我们从人人交流,进入人与物、物与物交流,形成万物互联的时候,这种指数爆炸性增长,“我们人类社会以前没有想过,更不用谈我们为此做过一些准备”,他的分析是,未来影响制造业的重要信息技术就是大数据和物联网。
三、生产模式将从刚性转变为柔性
工业化加上数字化带来的智能化,其最终目的,应该是实现生产活动高度整合,使得工业系统能够像人一样思考和协同工作,特别是满足用户定制化需求的生产技术,将传统的刚性生产模式转变为柔性生产模式。
怀进鹏的观点是,工业3.0的信息化已经走过了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在体系内,体现为各种数据、生产报表;第二阶段关注到了企业生产管理中的经销存,进入互联网。第三部,企业要关注上下游产业链,生态链,关注从设计一直到维护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走得出来就走得出来,走不出来,企业就彻底沦为代工”,怀进鹏说。从2013年起担任美国白宫信息物理系统专家组顾问的李杰(JayLee)在他的《工业大数据》举了一个柔性制造的案例,在未来的工业4.0时代,人们去4S店选车,不再仅仅是选择车型、颜色和内饰等定制化特征,而且用户还可以在一辆布满传感器的车内进行试驾,当用户坐上驾驶座椅时,传感器自动记录压力分布,这些大数据都将使得厂家有能力为你“柔性制造”符合你身形和坐姿习惯的座椅。
此外,车内传感器还能够记录驾驶动作,预测驾驶习惯,提醒用户习惯变化对于能耗和剩余里程影响。更智能的是,汽车驾驶过程中还能够记录路面平整度,获得的数据首先会在系统内分享,提醒后面的即使这减速,随后还可以分享给市政府,进行路面维护。
“智能制造,已经走出一个产品,走出产品、设计、管理、维护,建立整个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怀进鹏说,这个观念不建立,对智能制造、两化融合是没有办法理解到位的。这也是大数据背后的真正含义。工业4.0的革命性不仅仅是对数据的利用,而在于市场竞争将会从以往满足客户可见的需求,向寻找用户需求不可见的缺口转变。产品只是服务的载体,数据是服务的媒介,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挖掘需求的缺口,利用挖掘到的数据信息,进一步提升生产,创造价值。“互联网不是简单的信息商,它推动技术和格局上的变化,推进工作机制组织变革”,怀进鹏说。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拥抱工业数字化
四年前,怀进鹏讲过,谁拥有大规模数据,并且能够处理它,就是现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四年后,今天再看制造业的时候,他说“哪一家企业积极拥抱工业数字化,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这样的企业就会更有竞争力”。拥抱工业数字化,意味着有获得数据的能力,也有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的能力,同样意味着将分析结果应用并建立在工业技术之上。
怀进鹏认为,现在重新反思制造业时,美国将工业技术的分散和低水平重复看作是自己“缺失的中间地带”,甚至有学者据此称硅谷是死亡之谷。“工业能力的加强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应该放弃的”。而欧洲方面也有自己的担心,据悉目前全球十大互联网公司,有6家在美国,4家在中国,欧洲没有一家,未来数字化大统天下之时,谁有数据,谁就有了帝国,欧洲担心沦为数字殖民地。
对中国来说,在信息技术发力制造业的时候,中国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第一次和世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在制造强国的路上,“不仅要往信息技术同步发展,还要补工业化的课”。据悉,工信部方面也在重点围绕提升工业能力的目标,解决中国缺失的中间地带。
实际上,外界颇为看好中国在工业4.0时代有所作为,美国白宫信息物理系统专家组顾问、辛辛那提大学讲座教授李杰就认为未来工业4.0的中心将会在中国,“因为中国不仅仅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更是世界第一的使用大国,无论是制造设备还是终端消费品,中国都拥有最庞大的使用数据。”不过,数据如果不能被很好发掘并加以利用,就没有真正的竞争力。
怀进鹏也直指,除了自身实力差距,制造业对转型发展认识还不足,还在等着是不是有现成的产品或者解决方案直接用就行了,惯性思维尚未转过来。“未来3-5年,加快制造业创新将是能够changegame(改变规则)的重大问题”。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