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开发区抓大放小 打造机械装备高地
发布时间:2016-03-01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近年来,临港开发区机械装备产业快速发展。机械装备产业园区内共有700多家企业,其中从事机械装备制造和配套加工企业超过400家,拥有双良集团、林泰阁、国光重机、常隆客车、华骏机械、振江新能源等重点企业。其中,双良集团为中国制造业500强。围绕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临港开发区机械装备产业园抓大放小,2015年完成工商业开票销售480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15.26亿美元,努力打造区域有影响力的机械装备产业高地。
科技创新,增强产业发展活力
作为国内节能装备领域老牌劲旅,双良借“中国制造2025”的东风,在低碳环保领域先行先试,剑指高端,世界500强企业中有200余家选择了双良的节能产品和技术;国光重机自主研发并投用锻造吨位世界最大的1.95万吨油压机,锻件应用范围逐步扩大至航母甲板、大型球阀、核电设施等重型设备,在填补国内市场空白的同时掌握了市场绝对定价权……在加快转型升级中,产业园以“重器”“智造”为产业科技的突破点,通过提高装备制造成套能力和关键部件配套能力,向产业链延伸、向集群化进军。园区已逐步形成了以双良节能为龙头的高端节能装备,以国光重机为龙头的重型机械配套,以德国毛瑟为龙头的环保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
园区积极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鼓励企业走技术研发创新之路,积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园区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6家,园区52%以上的规上企业把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开发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模式,产学研合作已逐步成为园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区内企业分别与浙江大学、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院、西安重型机械研究院等二十多所科研院校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引进人才80余名,引进先进技术30多项,引进高新技术成果30项。作为机械装备制造的龙头骨干企业,双良节能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为研发平台,参与制定溴化锂制冷机、智能化锅炉等多项产品技术国家及行业标准。公司不仅通过了国际通用的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等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还取得美国ASME、德国TüV、欧盟CE等国际标准机构认证。
机械装备产业园还大力实施“企业+科技+资本+人才+互联网”创新战略,加快产业集聚平台、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平台、商品展示展销平台、通关服务和物流平台、金融服务平台、人才支撑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平台建设,依托18家省高新技术企业、6家产学研中心以及博士后工作站优势,主动对接林泰阁、艾尔姆等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产品服务;鼓励企业上市融资、股权交易,加快了振江钢结构、苏利化学上市步伐;扶持加华、怡达、中绿等5家企业制定国家行业标准,打造异军突起的“单打冠军”。园区企业通过不断增强自主研发能力,提升科技含量,提升产品档次,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设备、终端产品,以自主创新来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组团发展,小企业做成大生意
建立引导机制,园区“组团”为中小企业开路。小企业能做成大生意,适合中小型企业成长的社会土壤很重要。今年以来,宏泽氯碱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积极开展“实验室+”,依托中科院电解槽制作行业资深专家、日本等国外顶级管理人才,“借智借脑”破解和掌握电解槽核心技术,其新一代膜极距电解槽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实现了产销两旺。江阴液压油管有限公司2015年投资4000多万元,打造的世界名企卡特比勒配套项目与其在泰国的生产基地实现“无缝对接”,一举成为卡特比勒在亚太地区最大的配套供应商。机械装备产业园虽然在贷款、资助方面没有优惠,但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同样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成立以来,园区就主动变拼资源、拼优惠政策招商为服务招商、以商引商,“组团”扶持本土企业主动对接世界500强、大型央企、知名民企,引导企业做好“加减法则”:纵向上,放弃恶性竞争的低端市场,主动关闭高耗能、高污染、附加值低的分支行业;横向上引导企业开发“专精特新”新产品,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从园区激励向企业现实行动转化,大幅提高人均创利能力,实现裂变式发展。
服务好企业“最后一公里”,是解决园区700多家企业实际发展问题的关键。园区完善服务制度,解决中小企业后顾之忧。投资3000万美元的江阴嘉鸿橡塑高端医用产品项目在机械装备产业园顺利开工,目前在主体工程施工验收准备中。该项目所生产的医用产品拥有多项国际、国内专利,市场前景广阔。但就在项目前期,因为供水管网配网问题,项目迟迟不能开工,企业十分焦急。园区介入后,主动沟通,主动担责,主动作为,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园区推行并完善开发区领导、园区一把手、园区帮办人、属地帮办人“四位一体”服务推进机制,形成“全程跟踪、主动服务、定期会办、及时协调”的帮办服务模式,免费帮助林泰阁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招聘管理人才,主动介入加华新材料协调企业垃圾处理等问题。同时,在内部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择优聘任、末位淘汰”机制,提高执行力、增强凝聚力、激发创造力,做到情况第一时间掌握,措施第一时间落实,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对即定的事“一诺千金”,对流程的事“一路绿灯”,对阻碍的事“一查到底”,通过重制度、勤沟通,真正化解困扰企业的实际困难。
集群集聚,打造产业承载地
围绕 “在全省特色产业园考核中继续保持名列前茅,努力打造区域有影响力的机械装备产业高地”目标,临港开发区机械装备产业园主任徐科新表示,园区将在强招商、强投入、强创新、强载体上下功夫,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强招商。始终将招引大项目作为优化发展的第一抓手,创新招商理念,变拼资源、拼优惠的招商为服务招商、理性招商、智慧招商。结合园区坚实的机械装备产业基础、龙头企业的强力支撑、超过3000亩净地的资源优势,以节能环保装备、新能源汽车整车、工程机械装备、高端精密机械装备等优势产业为载体,进一步延长、做大做强机械装备产业链;重点瞄准世界机械装备500强、中国机械装备100强,着力在投资超10亿美元、50亿元的基地型、旗舰型重大产业项目上做文章;依托双良集团、常隆客车、德国毛瑟、国光重机、振江新能源等龙头企业,招引企业合作关联名企,产业链高端大商,为产业园今后的发展注入新活力,培育新龙头,集聚新优势。
强投入。针对在批在建项目,坚持签约项目快审批、审批项目抢开工,合力用心推进项目建设。完善园区在批在建项目库,明确任务责任,明确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分秒必争抓好进度。要确保总投资6亿元的利电节能改造项目、总投资2.2亿元的苏利农药制剂及微量元素肥料项目、总投资1亿元的澄利水利项目、总投资1亿元的华德幕墙三期项目、总投资5亿元的振江4.0MW及以上大型海上风力发电核心零部件项目、总投资6500万元的怡达研发中心等项目如期开工;确保总投资5亿元的利电4×600MW级机组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总投资3500万美元的嘉鸿医用新材料项目、总投资2500万美元的荣驰机械项目、总投资1亿元的长江冶金机械等项目年内竣工投产。
强创新。加快对接“中国制造2025”,积极实施“互联网+”计划,鼓励企业加快转型,走创新之路,实现制造向创造转变,速度向质量转变,产品向品牌转变。2016年要完成申报专利1000件,高企3家,民企5家,研发机构4家。在充分发挥园区现有创新平台优势的基础上,明年园区要申报省经信委的“江苏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特色基地”,扩大园区影响力,加速产业集聚步伐。同时持续推进园区工业企业主辅分离工作,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2016年目标分离5家。
强载体。按照“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发展要求,继续完善园区的道路骨架、污水管网、天然气通管以及其他水、电、通信、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相关地块的平整工作,增强园区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同时加强园区企业安全生产和环保达标排放的监管,有效防控企业金融风险,营造园区和谐稳定的发展软环境。
来源:江苏公众科技网 作者:江阴市科协 学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