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件抓取”成工业自动化瓶颈
发布时间:2016-09-01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记者专访了Oculus的投资方、美国一线基金Formation8合伙人沈瀚,请他为读者深入解读当前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创业趋势、问题以及解决之道。
“物件抓取”成工业自动化瓶颈 三大领域谋创新
当前,工业4.0趋势下,全球涌现出了众多的自动化创业公司,但是它们的技术创新往往实现的是一个小众产品而且受制于系统集成商被变相“绑架”等相似的问题;同时,想押宝“自动化”赛道的投资人,也对于如何精准地判断自动化初创项目而迷茫。
为此,记者专访了Oculus的投资方、美国一线基金Formation8合伙人沈瀚,请他为读者深入解读当前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创业趋势、问题以及解决之道。
“物件抓取”成为工业自动化瓶颈
目前,全球即将迎来工业4.0时代,作为主要标志之一的工业自动化已经成为最热门的创业方向。据沈瀚介绍,全球范围内,工业自动化领域主要出现了三类创新方向。
首先,为新的制造和物流应用场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加入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等新的技术提升。这一领域主要聚集了ABB、Kuka、FANUC、Kiva(被亚马逊收购)等众多自动化领域的巨头。沈瀚表示,
“但是对于欧美初创企业来说,这个领域启动资金需求大,论证和销售周期长,核心技术壁垒往往有限,很容易就会陷入比拼价格和性价比的局面。对大量的中小企业客户而言,全套自动化方案虽然诱人,但是需要资金大,因此购买力也很有限。”
其次,视觉识别技术。工业自动化的另一个必备因素就是给机器人“装上眼睛”。以往的工业自动化场景机器人只需重复处理预设尺寸的物件。但是随着制造业和物流业的发展,物件的位置、摆放方向、种类、形状和大小也越来越多样,需要机器人有视觉识别能力。目前这一方向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主要体现为是否能为客户提供达标的识别准确度和精度以及满意的性价比。
再次,物件抓取技术。物件抓取方面,传统方法是通过真空吸盘或是机械爪来抓取物件,比如用真空吸盘吸附汽车玻璃挡风板等,但是目前还有大量的物件无法通过传统方法抓取,比如布料、水果、柔性电子器件等。
“布料遇到真空吸盘会透气、变形,而柔性PCB遇到真空吸盘则非常容易损坏,不能用传统方法抓取。同时,已有的物件抓取技术为了达到高精准度对于视觉识别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而目前尚未看到一个性价比较好的视觉识别方案。”沈瀚向记者坦言。
如何看工业自动化创业项目?
对于押宝“自动化”赛道的投资人,除了找准三个主要的创新领域,另一个令他们苦恼的问题是如何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创业项目?对此,成功投出硅谷工业自动化领域新星Grabit的沈瀚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第一,产品一定要标准化、普适性。自动化领域的创业项目有不少源自创始人在实验室的科研成果,但是从实验室技术到产品商业化,中间还有巨大的鸿沟。“有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场景乍一看很广,但是具体落实上要为客户A改改这里,为客户B改改那里。如果不加选择地对于每一个细分场景都推出定制产品,那么可能会出现一个定制版本一年只能卖出5-10套的局面,研发要不断烧钱、销售增长势必缓慢。所以做自动化创业项目,产品的标准化、普适性是非常关键的。”沈瀚如是说。
第二,产品兼容性要好、要能够做到即插即用。为降低进入门槛,实现规模化,一个好的自动化产品要最大程度地兼容客户已经采用的生产或物流流程,实现“最小的扰乱和破坏”。试想一下,一个企业若是已经花了巨资上马了自动化流程,是很难为了一个针对某个环节做出有效改进的新的技术而拆了重来的。
第三,掌控自己的命运,而不是一味受制于系统集成商的控制。“目前很多自动化产品由于不能很好地做到标准化和兼容性,往往需要依赖系统集成商进行销售,这样变相成为卖零件的了。作为VC,我是没法投这样的项目的,”沈瀚表示,“一个实现了标准化、兼容性好、能即插即用的自动化产品应该有能力摆脱系统集成商限制,可以直销也可以走渠道商,并且在和各种产业巨头合作时保持合作但不依赖的状态。”
硅谷案例:Grabit,抓取一切无法抓取的物品
要想实现工业自动化,“物件抓取”是绕不过去的一环,对于机器人而言,如果只能看得见却抓不到,那么它“脑子”再聪明但还是一个废物。
在传统的解决方案中,往往通过真空吸盘和机械手来抓取物件,但仍有大量的物件无法抓取,比如易变形或易坏的布料、水果、电子器件等,这也使得物体抓取成为工业自动化的主要瓶颈。
近期,记者了解到,这一瓶颈已经有了重大突破,硅谷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创业新星Grabit已经研制出了通过静电吸附的新技术来有效抓取所有其它传统方法都无法抓取的物品。
八年磨剑
Grabit是硅谷的一家自动化初创公司,近日刚刚完成了B轮的融资,此前核心团队在斯坦福研究学院(SRI)历经了八年的产品开发,并获得了30多个专利,其中包括了数个中国专利。
区别于传统的物体抓取技术,Grabit通过静电吸附技术,可以有效抓取所有其它传统方法都无法抓取的布料、柔性PCB、电子器件、超薄玻璃、各种大小形状的单个物件如水果、罐头等,而且对物件不造成任何损伤。
据悉,整个解决方案包括控制软件和抓取硬件两部分,是一个软硬一体的企业级解决方案,目前已经在国内外实现多家成功商用。
应用场景:从发散到收敛
如前所说,对于任何一个工业自动化创业项目,实现标准化、兼容性、即插即用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如何从众多应用领域中收敛到某个特定的商业领域呢?作为GrabitA轮的领投方和Grabit董事之一,沈瀚全程参与了Grabit的商业化过程,他也为记者独家揭幕了这一从发散到收敛的过程。
“在Grabit的静电吸附技术曝光后不久,就引起了各行各业的广泛兴趣,当时有众多的厂商与Grabit联络,希望用它们的技术,但是在充分了解了技术广阔的潜在应用场景后,我们最终将商用领域聚焦在制衣业和物流业两个领域,针对这两个细分市场发力开拓出标准化的产品。”沈瀚向记者表示。
沈瀚进一步解释表示,之所以选中制衣业是因为看到了潜在市场的规模,去年全球一共卖出了15万台智能缝纫机,而且其中大部分卖给了中国;同样情况的还有自动剪裁机,“制衣生产线正在实现自动化,从切割布料,到自动缝纫,但唯有将布料从A点挪到B点这一步没有实现自动化,而Grabit恰好可以实现这一关键的一步”。
可以想象,如果自动切割机、智能缝纫机以及自动布料转移设备按照1:1:1的配备比例,那么可以预见,自动布料转移设备这一个细分市场,对于Grabit一年的市场潜力就是15万台。这正是每一个工业自动化创业项目寻找的值得聚焦的细分市场。
“我们帮助Grabit找到了制衣和物流这两个细分市场,在这两个市场中,可以实现产品的标准化和对现有生产线的兼容性,我们又通过Formation8的资源链,帮助Grabit与ABB、耐克、三星等在产品联合开发、销售渠道、客户等各方面实现了合作,帮助产品快速商用。”
据了解,目前Grabit也已经进入中国市场。沈瀚的同事张海涛作为Formation8基金在中国业务的负责人联系了广泛的合作伙伴。上海电气VC团队以Grabit项目为契机,也希望引进更多国外领先的工业自动化技术,并依托上海电气在此领域的产业布局和市场资源实现欧美原创技术在中国的产业化。据悉,最近上海电气也作为参投方之一投资了Grabit的B轮。可以预见,在不久Grabit将更为广泛地应用于“Madein China”的制造和物流产业。(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