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怎样做好传承转化
发布时间:2018-11-21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对上海而言,加快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不仅要有卓越的经济表现,而且要有过硬的城市文化品牌。这不仅考验执政者的能力和智慧,而且考验城市的文化传承与转化能力。海派文化独具上海特色和韵味,是我们这座城市的一大基因。新形势下,如何运用好海派文化这一金字招牌,需要认真作答。
得益于全球化
近代以来,上海的发展举世瞩目,成为中国的国际化大都市。在城市变迁与全球化进程中,海派文化也在孕育、发展和成熟。
海派文化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吸纳吴越文化和其他地域文化,融合近代西方文化,而形成的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多元性、商业性等独特个性的文化流派。历史上,上海在五湖四海、南来北往、五方杂处、承接传统、贯通中外的交汇中,形成了养分富足的多元文化生态。这在客观上加速了海派文化的发育壮大,海派书画、海派京剧、海派文学、海派歌舞、海派电影等均是这种文化生态的产物。
有学者指出,近代上海得益于文化上的“无主导”和“多支脉”,才形成了多元文化相互角逐的竞争格局,从而为最具文化杂糅特点的海派文化成型、成势创造了必要条件。其中,西方事务和文化大规模融入上海。然而上海能够表现得相当从容以至宽容,既可追溯到儒家文化的兼容、中和思想,又与上海移民人口的文化性格有着内在联系——正是上海移民的某种文化“边缘性”特点,弱化了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和对立,从而加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
海派文化的演化过程也证明了这一论断。上海作为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汇集了世界各地的人员,形成了重视商业的传统。由此,在文化层面上就形成了包容、开放的特点。特别是,近代以后,作为一个通商口岸,上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西方人。他们携带着各国的文化元素和新鲜事物来到这里,融入当地的生活圈,从而造就了海派文化的多元化特色。
同时,作为一个移民城市,要想在上海站住脚跟、打拼成功,就得依靠能力提升和契约精神。由此,海派文化不仅“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而且崇尚国际风范、谨守规则法度、勇于打拼创造。
进一步来看,海派文化的发展成熟,还得益于全球化进程。有学者认为,表面上看,全球化似乎是在消解分化地域文化,但地域文化的顽强性往往会促使全球化对其实施一定程度的妥协及融合,这样反倒成就了别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无疑,海派文化就是这一妥协及融合的产物。
只会历久弥新
在城市外观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只有独特的文化是不可复制的。按照2016年正式发布的文化规划目标,“未来5年,上海将努力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到2020年基本建成文化要素集聚、文化生态良好、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创新活跃、文化英才荟萃、文化交流频繁、文化生活多彩的国际文化大都市”。海派文化是上海都市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上海发展进步的重要源泉。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时代怎样变迁,海派文化永远不会过时,而只会历久弥新。
一方面,海派文化是上海城市形象的“活广告”。
《2017年上海文化定位调查报告》显示,70.1%的受访者认为上海城市文化是“很开放并带有自身特色的海派文化”,15.9%的受访者认为上海城市文化是“很浓郁很传统的中国文化”,13.9%的受访者认为上海城市文化是“多元融合的移民文化”。这很好地说明,“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也是海派文化的内在特质。这种文化气质让上海可以实现各种外来文化的融合发展,也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让上海融入世界,让世界汇聚上海。
另一方面,海派文化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精神引领。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今天,如何应对国内国际挑战、寻求各国利益交汇点、实现共同发展,考验着世界各国人民的智慧。“一带一路”的宗旨就是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与相关国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上海地处水陆交通发达、移民人口集中的长三角区域,面向出海口,背靠亚欧大陆腹地,是当之无愧的“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而海派文化的开放性与创新性,可以说与“一带一路”的合作精神不谋而合,为相关国家和地区摒弃分歧、谋求合作、实现共赢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价值引导。
应该看到,“一带一路”倡议不只是相关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而且也注重人文交流、文明互动。在这方面,上海可以积极扩大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人文交流,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既借鉴吸收融合各国优秀文化,又能“取精弃粕”,发展自身文化,进而形成兼具世界潮流和地方特色的“新海派文化”。
对接市场需求
海派文化见证上海的过去,也必将伴随上海的未来发展。
第一,用好文化资源。
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上海不仅有着优良的区位优势,而且也有着深厚的都市文化积淀。充满历史韵味的文化老街、包罗万象的历史建筑、令人艳羡的名人故居……这些都是长三角城市群的耀眼名片,具有无穷的文化魅力,应该充分利用好,让其焕发新的时代魅力。
例如,在文化供给生产和消费服务等方面,应力争让带有鲜明海派特色的文化产品更具活力、更有市场。为此,可推动沪剧、越剧、评弹、滑稽戏、书画、影视、综艺、演艺、书画、舞蹈、音乐等更加聚焦挖掘开发本土原创文化要素意蕴,让时尚缔造和文化传播打上更鲜明的海派印迹。
同时,要站在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联手周边城市一起挖掘区域发展进步的历史故事,多举办一些文化交流活动,让更多人知晓海派文化、知晓江南文化、知晓红色文化,从而推动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大包容、大开拓、大创新。
第二,创新文化表达。
东方卫视制作的《今晚80后脱口秀》,因具有浓浓的海派文化特点和国际都市情调而广受欢迎,《喝彩中华》的走红则进一步彰显了海派文化的精致、细腻与时尚。由此可见,海派文化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和广泛的受众群。
新时代,我们应该进一步创新和丰富海派文化的表现载体,鼓励文化创作与市场结合,通过影视作品、电视节目、文学作品、戏剧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现海派文化的思想内涵与时代魅力,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提升自我文化修养之时成为海派文化的“粉丝”。同时,要注重培育开放式文化创新生态系统,促进文化成果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使长三角城市群成为都市文化的创新载体。
第三,发挥引领作用。
可从两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发挥海派文化的引领作用,一是做好“传承功课”。例如,是否可以在更多的中小学开设海派历史、海派文学、海派京剧等课程,让孩子从小接触、了解海派文化,让海派文化品格内化为上海人的精神气质。二是做好“创新功课”。上海是长三角的教育文化中心,有强大的人才吸附功能,是高精尖人才的集聚洼地和储备场所。要以此为基础,充分激发海派文化的强大凝聚力,让创新成为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强大动力。
第四,提升服务功能。
弘扬海派文化,需要进一步发挥政府的作用,提升上海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当前,上海的公共文化服务还存在不少短板。例如,对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向集约化、跨界化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工作开展分散。同时,公共文化服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不接地气”的问题。
有鉴于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强能力建设、强化管理服务团队建设。同时,要带动更多的社会投入,一方面加大公共服务购买力度,另一方面积极放开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提升文化服务供给力和供给质量,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文化服务效率、效果、效益的有机统一,让海派文化传播更广、覆盖更大、影响力更强。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王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