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国产电影走出去的难题?
发布时间:2019-03-20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3月10日,《流浪地球》累计突破46亿元。
即便目前来看达成50亿目标无望,但《流浪地球》仍创下国内有统计以来的第二高票房,仅次于《战狼2》(56.8亿)。
按照最新的汇率计算,《流浪地球》折合约6.8亿美元,在年度票房榜上强势领跑。如果以单一市场的成绩衡量,《流浪地球》已排到有史以来的第5名,将《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北美6.78亿美元)挤到身后,与高居次席的《战狼2》(8.5亿美元)相呼应。
短短数年间,国产电影凭借急速膨胀的内地市场高歌猛进,在前20名中已出现5部作品的身影,初步形成“中美相争”的格局。
不过,若将视线投射到境外,《流浪地球》仍未能打破“墙内香”的局面:截至3月5日,《流浪地球》在北美地区累计574万美元,约合3858万人民币。这一成绩在近五年的国产电影中已属顶尖,特别是次周还从64家影院增加至121家,单馆收益维持在1万美元以上,成功完成扩映的动作。
再加上澳大利亚(102万美元)、香港(27万美元)和新西兰(22万美元)等华人聚居区,目前《流浪地球》在内地之外的收成合计为726万美元左右。由此计算,《流浪地球》的海外占比只有1.05%,远低于国内的票房成绩。
考虑到Netflix已获得除中国内地外的全球流媒体播放权,将面向19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播放,《流浪地球》下一步大规模进入海外院线的可能性进一步变低。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逾20亿美元(约合138亿元人民币)的总收成中,本土票房只占不到1/3,更大的份额其实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海外市场,凸显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影响力。
国产电影难以走出去,是一个长久以来国内电影产业都面临的问题。以《流浪地球》为例,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国产电影走出去的难题?
概而论之,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的结构性角度入手作分析。
一、历史因素:好莱坞发展数十年后才开始走向世界
国产电影出海早就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但如今通行全球的美国大制作也曾走过漫长的道路。
不妨简要回顾好莱坞的崛起史。
虽然电影业在美国的发展时间超过百年,但不论是默片时代的滑稽喜剧,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战争电影,抑或“黄金时代”的史诗巨作和西部片,受众基本都局限在美国国内。这既有大片厂本身制作的定位问题,也与全球市场相对隔绝的客观环境有关。
这段时间内,仅有极少数电影打破国境限制而在北美之外热映,其中又以欧洲和少数较早开放的亚洲市场为主,例如1939年《乱世佳人》(全球$4亿)、1942年《小鹿斑比》(全球$2.68亿)、1950年《仙履奇缘》(全球$2.63亿)、1967年《森林王子》(全球$2.05亿美元)和1972年《教父》(全球$2.45亿)等。
在早期,除了部分动画长片因其老少皆宜的特质而更有可能走出美国外,其他电影在海外亮相的机会少之又少。
事实上,为人所熟知的好莱坞大片时代,直到1975年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横空出世才真正开启。单在北美《大白鲨》就进账2.6亿美元,而全球收成更是攀升至4.7亿美元,两项都创下好莱坞当时的票房纪录。
随后,一大波借助全新科技和宏大叙事的新类型电影纷至沓来,乔治·卢卡斯打造的“银河史诗”《星球大战》、雷德利·斯科特开创“太空怪物”题材的《异形》、斯皮尔伯格联手哈里森·福特的《夺宝奇兵》和罗伯特·泽米吉斯开启经典三部曲的《回到未来》等都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叶问世,将好莱坞的全球影响力推上一个新高峰。
与此同时,好莱坞电影的平均制作费开始直线上升:据Box Office Mojo统计,1980年好莱坞的单片投拍成本仅为940万美元,10年后则翻番至2680万美元,到2000年已达到5480万美元,而近年拍摄成本更是不断走高。
正是在日益充沛的投资金额和水涨船高的票房收益良性互动下,再加上借“冷战”结束而加速的全球化东风,好莱坞以居高临下之势打入各国院线市场,逐渐形成横扫世界银幕的统治力。
可见,好莱坞征服全球观众的过程也非一蹴而就。
对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电影行业而言,新世纪伊始《英雄》的公映才真正开启了“本土大片”的时代,迄今不到20年的时间尚未锤炼出坚实的工业化基础;在单片票房不断创下新高之后,也让“高举高打”的大投资、高概念制作成为可能。
而直到今年《流浪地球》初试啼声,国产“重科幻”电影才迈出第一步;而好莱坞对这一题材的开发已走过近半个世纪,步入了“流水线”生产大片的时代。
目前来看,中美科幻电影在发展阶段上的“代际”差别,仍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大背景。
二、市场因素:国产片过分依赖国内市场
第二点,中国市场的迅速崛起放大了这种对比。
截至2018年底,全国银幕总数达到60079块,其中2018年新增9303块,同比涨幅达到18%;以2012年的13118块为基点,银幕数增加超过4.5倍,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30%。
去年12月,国家电影局下发《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影院投资建设,2020年银幕数量超8万块。
而根据MPAA的报告,截至2018年2月美国和加拿大合计43216块银幕,预计到年底数量在4.5万块左右。也就是说,国内银幕数量已高出北美约1/3,而且差距还将持续扩大。
单从影院硬件上看,中国是当之无愧的全球最大单一市场。毫不夸张地说,自从新世纪初开展院线市场化改革以来,国内电影院的建设狂潮,彻底改变了全球银幕的力量分布。
正是在每天超过1万家影院常态化报送数据、单日放映多达35万场次的强力助推下,近年来接连催生了多部30亿以上的国产电影,进而频频在全球榜单上刷出存在感。
但与此同时,银幕建设的“大跃进”助长了整个行业的浮躁气息,令国产电影长时间拘泥于批量制造喜剧(或用魔幻元素包装的喜剧),而探索工业化的步伐却迟迟未取得实质进展。
试问,仅靠撩拨国人神经就能赚得盆满钵满的本土喜剧,如何能“出海”赢得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青睐呢?电影工作者又会有多少动力去进行工业化的探索呢?
这种银幕放映端的超前发展和内容制作方的进步迟缓,加剧了国产电影在海内外收益上的落差感。
从这个角度看,以《战狼2》和《红海行动》为代表的现代军事电影,成功拓展了国产片重工业化的方向,也提升了与好莱坞动作片扳手腕的力量;而《我不是药神》对深层次现实题材的初步探索,也获得观众用脚投票的热烈支持。
此番《流浪地球》能够破土而出,既得益于客观条件的成熟,更来自于电影人主动寻求“升级”的迫切感,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三、文化因素:个人自由与集体至上不同
话说回来,假如中国电影成功实现“跨越式发展”,克服后发劣势而锻造出看齐好莱坞的工业体系,就能在全球市场无往而不利吗?
答案恐怕还不那么简单。
首先,一个显而易见的文化障碍是欧美地区对国产电影的不熟悉,其中美国观众尤以不爱看外语片而著称:据统计,北美票房中超过95%均由好莱坞本土影片产出,是全球集中度最高的市场之一。[1]
以近年来异军突起的印度电影为例,2016年在北美的总收益为4396万美元,仅占当年整体114亿美元的0.38%。连宝莱坞尚且如此,遑论市场份额远不及的国产片了。
另外,更重要的文化变量也许是国产电影迥异于西方世界的价值观。
平心而论,《流浪地球》在聚合各国顶尖人才和资源、打造标准工业流程方面已是可圈可点,但以“家园情怀”和“集体主义”为驱动力的故事情节,在华人圈以外并未引起回响。
从《流浪地球》的海外影评来看,多数媒体对《流浪地球》打造科幻奇观的努力予以肯定,并着重指出了《流浪地球》与其他大制作在“精神内核”上的不同点,以下摘抄两则:
《福布斯》Forbes:虽然影片的重点很明显是中国英雄和中国政府,并且暗示美国在这个全球性的行动中没有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但这部影片远没有《战狼2》那样的教条主义,也没有像《长城》那样的民族主义。这仅仅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成功的、高预算的科幻太空幻想。“重点是,如果中国能自己制作这样的作品,他们就不需要向好莱坞进口那么多电影。”
《前沿》The Verge:丰富、华丽、略带“傻气”。整体而言,细节丰富但缺乏实质内容,但是“宏伟壮观”仍然使电影出彩。……《流浪地球》似乎生动地说明了中美价值观的异同:郭帆的电影虽然充满了美国观众熟悉的画面和时刻,但是它也关注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和牺牲的高贵,将重点放在全球集体行动、国际合作的必要性,以及大我超过小我的意愿。[2]
这个为郭帆等主创所津津乐道的“精神内核”,甚至被主管机构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象化;而借助电影的方式来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输出”,让原本附着在官方倡议上的概念宣示柔性化了。
毋庸多言,好莱坞电影中的英雄主义正是脱胎于西方崇尚个人自由的思想倾向,这与《流浪地球》中隐含的集体至上的精神导向形成了错位,并可能在未来转化成更深层次的“冲突”因子。
也许,随着海外华人群体的持续增长,不但将为国产电影“出海”提供天然的目标观众,也打开了观察这一问题的绝佳窗口: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和留学生群体,既保留了集体主义的文化熏陶,也正在经历价值观的碰撞和重塑;而国产电影在海外华人圈的受欢迎程度,便可映射出其穿透文化“围墙”的潜力,进而为研判进入更主流海外市场的前景作参考。
以此作推论,《流浪地球》在北美地区的产出两倍于《战狼2》,便是科幻元素包装下的软性输出优于强力宣示的例证。
无论如何,身负开启国产电影“科幻元年”的重任,《流浪地球》屡创纪录的国内票房犹如一剂强心针。在工业水准上看齐先进水平的同时,如何打造出更具普世价值和人文力量的优秀作品,将成为中国电影人不容回避的课题。
作者:陈镔
来源:钛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