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应如何应对全国碳市场启动后的新形势
发布时间:2018-01-22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2017年1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召开全国电视电话工作会议,就落实《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以下简称“方案”)的工作进行部署,标志着筹划已久的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
全国碳市场建设背景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是在设定强制性的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并允许进行碳排放配额交易的前提下,通过市场机制优化配置碳排放空间资源,为排放实体碳减排提供经济激励,是基于市场机制的温室气体减排措施。与行政指令、经济补贴等减排手段相比,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是低成本、可持续的碳减排政策工具。目前全球已有21个国家和23个地区开展了碳交易,有42个国家和25个地区实行了“碳定价”政策,控制温室气体总量排放,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低碳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主流方向。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是以市场机制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大体制机制创新,是我国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和峰值目标的重要手段。同时,有助于引导技术和资金向低碳发展领域,倒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转型升级。
全国碳市场建设情况
交易主体已明确。全国碳市场前期以发电行业为主,后期逐步纳入高耗能行业。目前,年度排放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综合能源消费量约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为重点排放单位;或年度排放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及以上的其他行业的自备电厂视同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为交易主体。按照这个门槛,我国发电行业纳入的企业达到1700多家,排放量超过30亿吨。
进度安排已确定。按照《方案》,碳市场建设工作分三阶段推进:第一阶段为基础建设期,时间为一年左右;第二阶段为模拟运行期,用一年左右开展发电行业配额模拟交易;第三阶段为深化完善期,在发电行业交易主体间开展配额现货交易。对发电行业而言,这意味着在2020年左右才会有正式的碳配额交易。
配套方法机制未明确。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总量和配额分配方案已通过国务院审批,但尚未正式公布。作为碳市场重要补充机制的CCER具体管理办法及应用时间尚未确定。
企业可开展的准备工作
碳市场的推行,势必会对企业的内部管理、经营决策和投资方向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企业应尽早开展准备工作,应对全国碳市场启动带来的新形势、新局面。
积极参与,深入了解碳市场运行机制。从碳市场是低成本减碳政策属性来看,高耗能行业特别是电力企业积极响应碳市场建设是必然的。作为碳市场的交易主体,面对一个复杂的新机制仅靠片面理解和被动等待是不行的,必须及时跟踪、认真研究政策,梳理各个环节和措施,明确各项政策对企业可能造成的潜在影响。特别是在碳市场基础建设和模拟运营时期,企业应更加积极、深入地参与到碳市场准备和建设工作中,便于在碳市场正式运行时发挥先发优势。
实事求是,准确掌握排放数据和核算方法。在碳交易试点时期,出现个别企业对碳核查工作抵触、不配合的情况,或在核算、上报碳排放数据时希望能适当调高或报低数据。企业应端正态度,建立实事求是的准则,充分认识到科学准确的数据对企业碳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另外,企业要长期跟踪整理行业低碳转型带来的新情况和新变化,从技术上不断探索获得准确数据的方法,以保证企业最终分配配额科学合理。
深度挖掘,充分做好减排技术储备。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分析,低碳发展还是要依靠科技进步达到二氧化碳减排,碳市场的作用也是通过增加碳排放成本来促使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来提高碳减排水平,进一步挖掘减排潜力。在碳市场中,能够获得更高收益的必定是技术或管理更加先进低碳的企业。
加强培训,有效提升企业碳资产管理能力。碳市场对于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碳市场为企业提供了新的优化升级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动力,也对于企业运行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企业碳盘查、企业碳管理体系建立、企业碳资产管理体系还是减排项目开发,对于企业来说都是新的管理体系升级和重要的发展方向。因此企业应加强培训,开展碳相关的能力建设,提升企业碳管理能力。
作者:王雅琳
来源:计鹏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