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九大共识 力促制造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16-12-01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就当前制造业遇到的一些困境及其转型过程当中的一些解决办法以及路径,组织开展这样的交流讨论非常有必要。因为要发展好中国制造业,推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确实需要调动全社会的资源力量共同来完成,面对待转型升级中遇到的困境,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努力找到破局的路径,以致可能发现或促成产业新风口。
令人高兴的是会议上大家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已经在信心共识、基础共识、质量共识、+互联网共识、有效供给意识、新经济共识、创新共识、政策共识、市场共识等方面趋于一致,这预示着为下一步更大范围内调动全社会力量,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信心共识:尽管当前我国制造业下行压力大,而且也出现过产业外迁现象,但是总体上来讲大家对中国制造业整体优势,制造业门类齐全,尤其产业协作配套能力强这样的优势的认识是趋同的。我国制造业包括31个行业,又进一步划分约175个中类、530个小类,涉及了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这样的规模不是说一朝一夕就可以建成的,也不是说外迁就能够大面积外迁的。大家还要对制造业整体优势有信心。
基础共识:经济学家、产业专家、企业家对中国制造业现在主要的挑战是产业链处在加工制造等中低端环节,发展的整体水平偏低,尤其在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技术基础方面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的认识趋同。基础能力薄弱成为制约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瓶颈,需要加大对工业强基的工作推进力度。
+互联网共识:实际也是个工具意识,经济学家、产业专家、企业家对从制造业角度看,是制造业+互联网,互联网是工具的认识是趋同的,需要让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质量共识:纵观主要工业国家经济发展史,质量是实现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制造业强,质量也必须过硬。其实在《中国制造2025》提的很明确,质量为先。推进智能制造是提高我们的产品质量,可以提高产品质量的一致性、稳定性、可靠性。所以我看会上大家对会议的主题“制造-智造-质造”很认可。
有效供给共识:大家对实施智能制造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很好的举措的认识趋同。因为智能化不仅仅是指的生产制造环节,它需要贯穿于产品的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一方面,智能制造可以用智能装备智能化的生产出具备智能功能的产品,带来生产过程的升级改造、也带来产品的不断升级,不断满足新的需求;另一方面,智能制造使得供给方式趋于精准、有效,尤其像一些个性化网络定制模式的快速普及一改以前的制造业先生产,再上市销售到终端消费者手里的传统方式。网上订购、下订单,按需生产,精准生产、有效供给正在成为趋势。
新经济共识:新经济应该会出现带动经济增长的新要素、新动力和新模式不断涌现出来,比如工业大数据的产生,已经成为创造价值的新生产要素;而推进智能制造不仅仅影响着产出新的产品,本身研发设计、生产装备、生产过程、管理服务的智能化转型也带来产业发展新的动力;同时,在推进智能制造的过程中仅仅从先行先试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里就已经产生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远程智能化运维模式、网络化协同设计等新的模式。所以现在说智能制造、实施智能制造是“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被大家达成一种共识。
创新共识:我国制造业领域技术创新经过模仿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阶段,但产学研创新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由于创新能力不强,在国际分工中尚处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制造—加工—组装”环节。大家对加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的建设的认识是一致的,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新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应用。
政策共识:我国制造业行业门类广,不同地区、行业发展不平衡,转型升级的难度和复杂性都挺大,比如智能制造相对基础薄弱,像智能制造标准方面还不够健全、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能力也有待加强。确实需要行业主管部门从智能制造发展对策研究、智能制造十三五规划等顶层设计,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验证、新模式应用方面政策引导以整体推进。
市场共识:大家在讲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坚持以企业为中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尤其要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像实施智能制造对企业来讲还是要有明确的经济目标,需要重视投资回报率,核心目的还是要提升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利润率、市场占有率等企业效益。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引用一句话非常有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实这句话同样适合我们制造业,我们广大的制造业的从业者需要坚定信心,砥砺前行、在磨练中更加坚强,共同为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而努力!
作者:徐静
来源:网络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