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制造业做大做强 推动工业结构调整
发布时间:2017-08-08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年来,国家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创新驱动在制造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相关战略举措推动了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持续加快,为制造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在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全球制造业分工格局与发展方式的变革,比较优势的动态调整,加速了全球制造业的变局,出现了高端领域向发达国家“回流”、中低端领域向发展中国家“分流”的局面,这使得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外部形势发生急剧变化。
制造业是创新的主战场,是保持国家竞争实力和创新活力的基础。大力发展制造业,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只有坚持发展制造业的决心和信心不动摇,为制造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制造业创新升级,才能铸就更加坚实的强国之基。
近年来,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创新驱动在制造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推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等,使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持续加快,新产品快速推出,新兴产业茁壮成长,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为加快制造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
1.工业经济规模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6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24.8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3%。在中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情况下,这一比重仍远高于多数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5万亿元,实现利润6.9万亿元,资产总计达到107万亿元。2013年至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和资产总计年均分别增长5.9%、5.3%和8.8%,各项主要效益指标保持了与生产增速的同步增长。
2.新兴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在一系列鼓励和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作用下,我国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规模不断壮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6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5个百分点。
信息产业快速崛起。2016年,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到6.9亿个,比2012年增长1.1倍;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559万个,增长1.7倍;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9721万户,比2012年增加12203万户,年均增长14.1%。
移动网络覆盖范围和服务能力继续提升。2016年,移动宽带用户94075万户,比2012年增加70795万户,年均增长41.8%;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93.6亿G,比2012年增加84.8亿G,年均增长80.6%;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比2012年提高11.1个百分点。
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据统计,2016年我国智能手机销量在世界市场的总占有率超过20%;新能源汽车销售51万辆,位居世界第一;工业机器人销量比上年增长31%,占全球比重超过30%。
3.新产品层出不穷
市场主体开发新产品热情高涨,供给创新不断加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发新产品经费支出10271亿元,比2012年增长28.4%,年均增长8.7%。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快速增长。
2016年,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产量914万辆,比2012年增长3.6倍,年均增长46.2%;集成电路1318亿块,比2012年增长69.1%,年均增长14.0%。2016年,工业机器人产量7.2万台,比上年增长30.4%;智能电视9310万台,增长11.1%;智能手机15.4亿台,增长9.9%。
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装备、高档数控机床、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涌现一大批战略性新产品。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长征五号大推力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发射成功,高精度数控齿轮磨床等产品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中国标准动车组成功完成420km/h交汇试验。
4.装备和高技术制造业的比重不断提高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3年至2016年,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9.4%和11.3%,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高1.9和3.8个百分点,在工业中的比重逐年提升。2016年,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32.9%和12.4%,比2012年提高4.7和3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和采矿业比重逐年下降。2016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和采矿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28.1%和7.2%,比2012年下降1.5和6.7个百分点。
5.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壮大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15年末,工业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15.7%。2016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5个百分点。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同时,顺应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的新产品不断涌现。2013年至2016年,光电子器件产量年均增长27.1%,光缆年均增长19.1%,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年均增长33.1%,电工仪器仪表年均增长17.8%,太阳能电池年均增长22.1%,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年均增长45.7%,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年均增长12.7%。近两年,随着智能、绿色、高端产业的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光电子器件等新兴产品均实现了年均百分之几十的高速增长。
6.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数据,2013年至2016年,世界制造业年度增速在2%-4%区间徘徊,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速仅在0%-2%区间,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经济体增速也多在4%-6%区间。而我国工业经济年均6.7%的增长速度,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是推动全球制造业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主要表现:
一是我国工业在世界制造业中的份额继续扩大。据世界银行数据,我国于2010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近年来我国制造业规模继续壮大,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制造业的比重进一步提高,由2010年的18.6%提高到2013年的23.9%,年均提高1.8个百分点。
二是我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工业竞争力指数最新结果,我国与德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一并成为全球五个最具工业竞争力的国家。另据德勤有限公司和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对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的研究结果,2016年中国、美国和德国位居世界最具制造业竞争力国家的前三位。
1.制造强国建设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
实现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核心是加快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当前制造强国建设正处在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国内深层次矛盾依然较多,国际竞争更趋激烈,全球制造业分工格局和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比较优势动态变化加速了全球制造格局的调整,出现高端领域向发达国家“回流”、中低端领域向发展中国家“分流”的局面,使得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外部形势发生深刻变化。
制造业是创新的主战场,是保持国家竞争实力和创新活力的重要源泉。大力发展制造业,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百年强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必须坚持发展制造业的决心和信心不动摇,通过制造业创新升级,铸就更加坚实的强国之基。
2.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决定了必须做强制造业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是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的物质保障,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历史证明,每一次制造技术与装备的重大突破,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强国的竞争格局,制造业的兴衰印证了世界强国的兴衰。
实践也证明,制造业是创新的主战场,是保持国家竞争实力和创新活力的重要源泉。我国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强大的制造强国战略。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国家就难以从大国走向强国,特别是全球经济结构正经历深刻调整,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战略,与我国形成较为激烈的竞争,我国制造业面临“前堵后追”的双重挤压。因此,确立“制造强国”战略尤为紧迫。
3.形势倒逼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当前,世界经济和产业格局正处于大调整、大变革和大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经济复苏缓慢,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酝酿新突破,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强化制造业创新。相比之下,我国制造业发展已经站到了“由大变强”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进入增速调整、结构调整以及发展动力调整的时期,建设制造强国的任务艰巨而紧迫。如能加快推进,就能推动我国制造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如果行动迟缓,不仅资源环境难以承载,而且会错失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因此,必须积极创造有利条件,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加快实现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转变。
4.消费升级及培育新供给、新动力需要做大做强制造业
目前,我国新旧供给结构仍处于失衡状态,新供给不足,老供给过剩。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以供给创新满足并创造消费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大做强制造业,一是有利于更好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符合发展的根本目的,可以使发展成果更多体现为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国民福利的改善。二是有利于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提质增效,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和创新的有效性、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和附加值,实现更有质量和效益的增长。三是有利于畅通经济良性循环体系、构建稳定增长长效机制,有助于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实现潜在需求向现实增长动力的有效转换,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近几年来,随着制造业规模的扩张,中国的优势地位进一步提高。但总体来看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加速进程中,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未来的任务依然艰巨而紧迫。
1.产品档次有待提高,要培育世界知名品牌和知名跨国企业
我国制造业竞争力不强,缺乏世界知名品牌。领军企业发展不足,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整体水平不高,企业在品牌设计、品牌建设和品牌维护等方面投入严重不足,世界知名品牌和跨国企业仍不多。据统计,2016年在世界品牌500强中,我国内地仅有36个品牌入选,远低于美国、法国和日本。
2.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亟待提高
从国际竞争力角度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不平衡,整体竞争力有待提升。
如汽车制造,中国企业还停留在国内竞争的水平,难以到发达国家市场上与跨国公司在其“家门口”进行有效的竞争。在一些行业,中国企业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相应的研发能力。整体升级需要从依赖要素驱动转向依靠创新驱动,从依赖投资和劳动力投入转向依靠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力的提升。
3.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低成本优势不断减弱
按照联合国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即是老龄化社会。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5亿人,占总人口的10.8%,且每年以1000多万人的速度增加。预计到2053年,中国的老龄人口将达到峰值4.87亿人,约占总人口的35%,表明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和要素成本的全面上升,我国制造业原有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消失。
4.在一些行业的国际分工格局中,中国处在价值链的相对低端
由于品牌、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生产掌握在发达国家企业手中,同生产活动相关的本土价值创造较为有限,传统的加工贸易模式尤其如此。另外,在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低端的生产组装活动面临来自低收入国家的严峻挑战。
5.传统工业制造仍滞后于新型消费需求
一方面,传统中低端工业产品严重过剩,另一方面,消费者买不到高品质的产品。传统初级产品加工业,由于需求不足,生产增速减缓,而一些真正顺应市场需求、令百姓喜爱的质优价廉或货真价实的产品,却供给不足,不能满足百姓的消费需求,因此不得不远赴国外抢购,或去“海淘”。
从总体上判断,未来几年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巨大,机遇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继续通过深化改革破解工业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不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加快转变,实现更加有质量和效益的增长。
1.大力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
要将客观环境的约束转化为主动战略调整,将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化作机遇,实现创新驱动,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需要配套措施及观念意识的转变。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指引政府从资金、税收、人才、知识产权、放开管制等方面入手,大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要多采用“普惠制”的支持手段,比如税收政策、后补贴政策、奖励政策、采购政策等,要在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公平竞争、改善金融支持、吸引优秀人才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创造市场化创新机制和竞争环境。
2.大力提升创新能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要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的战略机遇期,审慎应对、前瞻部署,坚定不移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创新并扩大有效供给,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抢占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先机。
要由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结构转变,扩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外向程度,大力培育自主品牌,重视营销网络和研发设计,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要大力改革国有大型企业,增强其创新动力,将其改造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要改革行业准入制度,大力支持民营企业进入资本技术密集产业,扶持其开展国际化经营,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制造业供给质量
要支持企业深度挖掘用户需求,在产品开发、外观设计、产品包装、市场营销等方面加强创新,加强智能终端、节能家电等产品研发,着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组织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快国内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并轨,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大幅提升产品质量。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制定品牌管理体系,增强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建设品牌文化,不断提升品牌价值和软实力。
4.加大创新投入,激发先进制造业发展活力
要鼓励企业和高校创新合作,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科学发展,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和竞争力。
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形成市场化要素价格倒逼机制,促使企业从主要依靠资源能源投入,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转变。研究设立“中国制造2025”发展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向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以金融创新支撑企业技术创新。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假冒侵权,让企业从技术创新中获得应有回报。弘扬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为制造业发展提供强劲而持久的动力。
来源:中国机床商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