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城市交通运行状况将更加严峻
发布时间:2017-04-06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李斯睿报道:记者今天(3月31日)从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获悉,《2016年上海市综合交通运行年报》(简称《年报》)对外发布。《年报》显示,经过实施综合交通补短板以及出台一系列缓解道路拥堵、提高公共客运服务质量的政策措施,并开展依法整治交通违法行为,上海市的交通运行得到明显改善。
小客车同比增长36万辆 为多年增速最快
根据《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上海注册机动车达到359.9万辆,其中小客车283.7万辆(不包括新能源号牌小客车),同比增长36万辆,是近几年增速最快的一年。注册小客车中,郊区增长21.1万辆,高于市区15.2万辆的水平,2016年共推广新能源汽车4.5万辆。外地号牌小客车增长15万辆,增速与2015年相当,但总量达到139万辆,约占全市小客车总量的三分之一。
同时,上海全市道路交通量年均增长达2%左右,其中,快速路交通量增长2.8%,高速公路交通量增长12.3%,中心城越江交通量增长3.5%。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共享经济概念的迅猛发展,新增加的网约车交通量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和近郊区范围,约占该区域道路交通总出行量的2-3%。
高峰交通拥堵向非限行时段转移 地面交通改善明显
2016年,沪上平均快速路拥堵区段数9个,与2015年持平,总拥堵时间同比下降3%。其中,外环线交通拥堵指数同比增长5-10%,拥堵时间同比增长50-80%。
自去年4月15日新的外牌限行规定正式实施以来,外地号牌车辆出行向周边和外围越江设施转移,快速路工作日全日、早晚高峰驶入车次连续4个月呈下降态势,9月后驶入车次逐渐恢复到新政前的水平。但拥堵向非限行时段转移,每天下午2-3点为车速最低。尤其周六下午车速低于40公里/小时,足见交通状况较工作日更为拥堵。
此外,上海中心城68个拥堵区域同比减少了4个(五官科医院、新天地、徐家汇、闸北公园),总拥堵时间下降7%,各行政区(外环内)工作日地面道路拥堵指数均控制在50以下,其中原静安、虹口区地面道路改善幅度最大。开展交通大整治后,地面道路通行秩序明显改善,公交专用道运行车速也得到明显提升。
城市客运总量小幅增长 轨道交通主体地位进一步提高
《年报》显示,上海2016年全市城市交通客运总量67.05亿乘次,日均客运量1832万乘次,同比增长1%。其中,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持续上升,全年日均客运量为929万乘次,占城市客运交通51%,同比去年增加4.5个百分点,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地面公交日均客运量为654万人次/日,同比下降6%;传统出租汽车日均客运量已降至236万乘次/日,同比下降11%;运营车辆4.66万辆,同比减少4.7%。
与之相对的受老年综合补贴政策实施、其他客运市场竞争分流、自身服务等多重因素影响,申城地面公交客运量继续下降,日均客运量为654万人次/日,同比下降6%。另外,在网约车和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影响下,传统出租汽车日均客运量已降至236万乘次/日,同比下降11%。运营车辆4.66万辆,同比减少4.7%。
未来上海交通运行将逐步走向“以管为主”
《年报》预判,今年上海局部地区交通设施供给能力将有所提高;新一轮轨道和道路建设施工全面拉开;道路总体运行状况将有所下降,尤其是施工影响区域;受特殊因素影响,局部区域将出现交通拥堵;轨道交通客运压力进一步增加。
若从“十三五”的长远规划考虑,上海施行的主体思路是“重管理”。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薛美根指出:前十几年申城“公交优先”的最大成就,就是轨道交通建设。但是未来的10年、20年内,基本设施都已经完成,也没有土地和空间资源给你建设更多的道路,轨道交通到了2020年将达到总长度八百公里。所以对上海也是一个转型的过程——从一开始的“建设为主”,到“建管并举”,到未来“十三五”是“以管为主”,这也是上海30年发展的必然之路。
来源:金羊网
作者:李斯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