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可:汽车行业的未来一定如此冲击即将到来
发布时间:2017-09-05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这是巨大的崩塌,但这也是巨大的机会,人类社会的进步或许就是这样,总是在绝望中诞生出希望。
今年5月,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出席戴勒姆新电池工厂奠基仪式时说:“卡尔·奔驰发明汽车后,只有一家名为Studebaker的美国马车公司活了下来。”显然,她清楚地认识到当前全球汽车业即将或者正在发生的巨大变革,为此希望“在即将到来的变革中,我们要比Studebaker做得更好”。
但是,这位总理还没有意识到,不只是汽车作为产品本身将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向纯电动汽车发展,不只是涉及动力总成这个方面的产业链将发生巨大的改变,而是由于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的快速推进,整个汽车行业的基本形态很大程度上将被颠覆。
同样在今年5月,美国旧金山的独立智库公司RethinkX对外公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冲击、影响和抉择——2020-2030年交通运输行业再思考》。报告说到2030年,也就是在无人电动驾驶汽车(A-EV)获得监管许可的10年内,美国95%的客运里程都将由按需行驶的无人驾驶电动汽车完成。它们将不再是个人所有,而是由新商业模式下的车队负责运营,即“出行即服务”(TaaS)。
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判断。出行即服务的冲击将给整个运输和石油行业带来巨大的影响。这将破坏两个行业的大部分价值链,进而造成石油需求量和价格跳水,仅仅在美国就将吞噬上万亿美元的投资者价值。
根据作者的推断,新车的需求量将大幅减少,而且新的内燃机汽车销售将在2024年终止,因为2024年,已有的车辆库存能充分满足私家车主的客运里程需求,甚至是远超需求。这将大大破坏汽车行业的价值链,汽车经销、维修和保险公司将受到灭顶之灾。
汽车制造商们则可以选择成为低利润高产量的无人驾驶电动车装配商,或转型成TaaS提供商。这两项策略无论哪一个都将面临来自其他行业新参与者的激烈竞争。这一行业领域的价值将主要由汽车操作系统、计算机平台和TaaS平台构成。
共享经济模式下自动驾驶电动汽车的崛起意味着原油需求的骤降,原油需求将于2020年至2021年见顶,然后在10年内将下降1亿桶,至7000万桶。伴随其而来的价格暴跌(均衡成本为25.4美元/桶)将给石油业带来灾难性影响,根据自身与高价油价挂钩程度的高低,各个行业、国家、油田和基础设施均会受到相应的冲击。这将重塑全球原油和地缘政治格局。
这些看起来耸人听闻的判断,我们也不是没有想过,但是上述报告的两位作者詹姆斯·阿比比(James Arbib)、托尼·塞巴(Tony Seba)却是明确指出他们将会在2020-2030年之间发生,我们正处于交通运输行业历史上最快、最深刻、最关键的冲击浪潮的边缘顶端。
恐怕会有很多人不同意这两位斯坦福大学教授的判断。
比如像德国媒体报道的那样,虽然决策层忧心忡忡,但在很多工人眼中,德国现在的汽车工业已经非常成功,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自己必须停止生产内燃机;再比如业界还是有不少人认为电动汽车的制造成本和运营成本不会很快大幅度下降,纯电动汽车不一定有未来;再比如有人认为向自动驾驶汽车的过渡将需要更长时间,而且不会这么戏剧化。
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与英国石油(BP)在最近的报告中则表示,预计到2035年电动汽车将仅占到全球汽车总数量的不到10%。
但是这份报告的作者认为,虽然现在购买电动汽车仍然比购买汽油或柴油驱动的汽车要贵,但从长期来看,电动汽车和共享汽车模式会导致使用汽车的成本大幅度下降。自动驾驶汽车被批准的那一天,叫车服务、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等加在一起,意味着那时的驾驶成本将比今天便宜十倍。
阿比比和塞巴表示,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市场在面临10倍的成本差异时没有出现颠覆性转变。这一巨大的成本差异将促使广大车主快速开始使用TaaS模式。同时,原本打算购买新车的人也会放弃购买。
对于怀疑人士的批评,这两位作者认为,主流专家未能意识到技术生命周期曲线呈S型,随着时间不断加速。经过75年,电话终于在5000万用户中普及。同样多的用户,广播则用了它一半的时间,电视机花了广播三分之一的时间,而笔记本仅仅用了广播的六分之一时间。到2020年,在智能手机发明13年后,不分年龄和性别,几乎每个人都将拥有一部手机。 ?
如果有更形象的比喻,那就是当年手机业巨头诺基亚Nokia或者是摄影胶片行业的巨头公司柯达Kodak,短短几年的时间就从天上掉到地下。
端倪实际已经显现。最近的报道说,2016年,全国共享单车骑行总距离超过25亿公里,累计节约4.6亿升汽油,减少了45亿微克PM2.5物质排放,减少碳排放54万吨。大城市共享单车的使用量可能会在今年减少汽油需求量127万吨。
从自己个人的角度,我甚至有点恐惧TaaS的到来,但是恰如作者所言,既得利益行业为了拖延或阻拦冲击的到来,也可能会对部分决策的做出施加影响。考虑到无人驾驶电动车是一场“胜者为王”的竞争,最早拥抱TaaS的企业必将坐享巨大利益。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作者:贾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