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顺治霾利益机制 环保才能长出“牙齿”
发布时间:2017-01-20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当一场跨年雾霾笼罩中国的很多地方、很多城市,压力最大的部门是谁?当然是环保部。作为舆论的众矢之的,他们需要承担很大的责任,也可能承受了很多的误解。
“哪里雾霾最严重,我们就去哪里”、“别人是躲着雾霾逃,我们是追着雾霾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耳闻目睹,见证了环保部督查组人员的日常写照——见证了他们在重点城市督查,督查哪些区域,企业;见证了他们现场检查停限产,查什么,怎么查;见证了面对督查组,地方政府和企业又感受到什么样的压力......
通过这样一场全景式跟踪,可以澄清公众对于环保部门的一些误解——他们不是没有行动,也不是按部就班、浮光掠影的行动,而是常常在出其不意、雷厉风行地行动,有的放矢的治理也可圈可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不难发现,在严重的雾霾天气下,在大面积的环境污染中,环保督查工作仍然困难重重,治理的成效也还是碎片化的,还不能让公众真正感到满意。其中,最大的困难也许就在于,各种利益特别是地方利益的掣肘,让环保部门还很难真正长出“牙齿”。
在很大程度上,雾霾的治理可以看作一场不同利益之间的博弈,包括长远的利益与短期的利益、全局的利益与地方的利益、公众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等的较量。而环保部门、地方政府、污染企业,正代表了利益博弈中的各方。
环保部门当然应该代表长远、全局和公众利益。作为首当其冲的第一责任部门,环保部门能不能坚守公众利益的职责和立场,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于雾霾治理最为重要。
的确,雾霾治理是一场持久战,从根本上来讲,它取决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投资拉动型经济的增长模式不改变,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结构不调整,雾霾就不可能得到根本治理。
但对于短期来说,我们能改善的就是加强监管。公众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也不能坐等到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和产业结构改善的那一天。正因为如此,也就更加需要环保部门回归公共利益本位,更加严格地监管和采取更大力度的治理。
无论是从英国还是日本的雾霾治理经验都可以看到,法律是治理雾霾的利剑,包括环保的完备立法和环保部门的严格执法。环保部长陈吉宁日前也指出,治理“小散乱污”企业,是改善空气污染的有效途径。
问题在于:那种环保中央部门“督查组”的工作形式,仍然让人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无力感和事倍功半的局促感。
毕竟,最了解当地企业的,还是当地环保部门,而不是环保部。如果地方环保部门不给力,环保部再怎么搞突然袭击,再怎么疲于奔命,总难免挂一漏万。一个地级市,大、小企业数量不说上万,也得有几千家,怎么能够全面而又精确打击?即便有卫星遥感大数据分析系统和网格地图的“秘密武器”,污染企业仍然可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玩猫和老鼠的躲藏、伪装游戏。
照理说,地方政府与环保部门、地方环保部门和环保部,应该利益一致,但是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往往让地方环保部门难以不折不扣地坚守自身的职责。这就是为什么在记者见证的对企业进行检查执法过程中,地方环保部门虽然也会对违法问题进行处罚、追责,但是往往不会特别严厉,而督查组则能做到不给企业“留面子”。
这种利益上的“肠梗阻”,正是环保力量不够强大的重要根源。当前的地方环保管理体制,导致一些地方政府重发展轻环保、干预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环保责任难以落实,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大量存在。
唯有理顺治霾利益机制,环保才能真正长出“牙齿”。这就是环保机构垂直管理的重要性所在。2016年9月,中央印发了相关意见,启动了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要求在“十三五”末全国省以下环保部门按照新制度运行。其实,与人民群众对环保执法工作的热切盼望相比,改革的进程还可以更快一些,改革的力度还可以更大一些。
作者:傅克友
来源:网络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