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定胜天?这位环保专家的观点截然相反
发布时间:2018-05-21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今天实际上要有一场战争,这是一场污染环境的、肮脏的技术,和新的生态、环保的绿色技术之间的战争。”
4月20日,深圳蛇口,面对美丽的深圳湾,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全球总干事马可• 兰博蒂尼(Marco Lambertini)抛出这样一句金句。
当日,世界自然基金会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未来双方将围绕“以数字科技赋能生态保护”展开合作,以粤港澳大湾区为起点,探索以数字科技引领建设“美丽湾区”,并进一步助力建设“美丽中国”。
“我们要重新审视如何使用技术,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技术不断提高我们的福祉,改进生活的水平。很多时候技术的发展是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的,我们现在要考虑用新的技术,用生态的技术、更加绿色的技术,要尊重自然,关注自然。”马可• 兰博蒂尼指出当下存在的环境问题,“过去60年时间里,对于所有东西的消费,能源、水、木材、化肥、食物、自然资源,所有的消费都不断攀升。不断的加大消费不可持续,我们必须有现代的、更加新的技术使用。我们对于自然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损害了很多的生态,让我们的自然环境处于危险。现在自然环境破坏的程度和几十年前相比,达到了更加恶化的情况。”
今年也是全球性节能活动“地球一小时”进入中国的第10年,3月5日,作为“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发起者,世界自然基金会公布了一组警醒人类的数据——目前全球人口每年消耗着1.6个地球的生态资源,并且在2030年之前将达到2个地球。以塑料垃圾为例,全球每年有超过800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如果这一趋势无法改变,预计到2050年,海洋垃圾的总重量将超过海洋鱼类,15%的海洋生物因塑料垃圾受到生存威胁。而研究发现,全球海洋垃圾90%来自于十条河流的输入,长江、黄河、海河、珠江以及跨界河流澜沧江均名列其中。
“我们要有一种模式的转变,要从化石能源转向可再生的能源,更新型的能源。我们的海洋受到塑料制品的污染,这对于我们整个生态来说是一种负债,是一种拖累。因此,我们要考虑生产可以生物降解的塑料制品,这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马可• 兰博蒂尼强调说,“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人定胜天,要和自然系统竞争,但现在我们知道要带着尊重来管理我们的生态。这样我们才能建设更好的社会福祉、个人的福祉,我们才会更加幸福地生活。没有更健康的生态环境,我们人类是不可能取得进一步发展的。”
如何让科技向善,保护我们的环境?如何尽量减少塑料垃圾,扭转地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发布会当天,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卢思骋代表基金会接受媒体采访,一一作出解读,以下是采访实录:
1.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从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这30多年也是中国经济迅猛发展期,就经济发展伴生的环境问题,你们怎么看?
WWF:过去30多年,我们想不到现在中国可以绿色发展,原来以为发展就只有一条路,我们只能跟着西方的路发展,他们污染我们也污染,他们工业化我们也工业化,我们做得比你的规模更大,比你成本更低,这个经验教训已经很清楚了,我们不能再继续这样下去了,我们不能继续污染我们的河流,不能继续污染我们的空气,我们需要改变这种发展方式。
所以以前可能是想不到,以为我们没有另外一种可以发展的路径,我们没有正确认识到绿水青山其实就是金山银山,现在很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你说到了和你做到还有一定落实的距离,以前是没想到,现在是说出来了,后面就要做得到。
回顾过去有哪一点发展得不够,是可以帮助我们看清楚未来怎么做得更好。以前我们不知道原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我们知道了,我们就把它做到。
如果说政府有哪些做得不足的,我想每个社会单元或者公众也都有自己做得不足的地方,关键是我们现在可以选择下一个未来,我们今天可以决定明天,昨天我们改变不了,但明天我们是可以改变的。
2.关于环境保护,中国的政府、企业、环境组织,包括公众,你们认为还有哪些方面有待提高?
WWF:现在在中国有前所未有的高度的社会共识,未来应该是往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方向走的。但是说到、想到不一定能做到,现在最需要的是把我们知道的变成怎么做到,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有政府需要做的工作,给一个清楚的方向,定出游戏规则,该罚的罚,该鼓励的鼓励,该淘汰的淘汰,该推动的推动。
企业也应该有企业要做的,看清楚方向以后,自己绿色转型,提出更好的环保的产品和服务,淘汰已经没有未来的技术,比如说从能源企业来讲,要尽快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未来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现在所有企业都应该尽快转型到可再生能源领域,这个方向是清楚的,大家都知道,也应该能做到。
企业都在发展阶段,不是每个企业都看得很清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就是说不是每家企业都看到我如果要发展百年老店的话,最起码这个地球100年以后还存在,我的产品跟服务应该在一个更绿色的未来当中,那么现在就要更具有竞争力,而不是等到10年以后。
对公众来讲,更重要的我们不应该只是旁观者,不是等着企业或者政府做什么,而是我自己现在可以做什么,这个世界的改变首先是我们自己的改变,你不改变,这个世界就不会改变。
比如说我们每天用了多少的一次性的塑料,能不能像今天这个场地这样很有环保意识,没有再提供一次性的塑料瓶的水,这都是一些很小的事。
今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推动地球一小时活动的时候提出60+的生活方式,也是对应这个关键的节点,公众不应该成为旁观者,公众不是绿色转型中的看客,公众是主体,只有每一个中国的公民都成为绿色的公民以后,我们的生态文明才能落实,政府可以提出理念,企业可以给予这种产品,最后选择不选择这些产品,用不用这些产品还是我们来决定的。
3.你们为什么选择和腾讯合作促进环保?通过跟腾讯这样的高科技企业合作,希望给环保工作带来什么样突破性进展?
WWF:我们知道腾讯有微信以及其他一些移动网络的平台,每天我们都会用腾讯的产品,如何通过这些技术让更多公众了解到我们环境的问题、每个人都可以做些什么,我们觉得能够让公众提高对于环境问题的意识,以及对于解决环境问题的行动力,以及每个人可以身体力行地在自己生活各个层面能够做什么,是目前绿色转型很重要的环节,而腾讯在联系公众、让公众参与这个维度是不可取代的合作伙伴和渠道。
今年“地球一小时”活动期间我们小试牛刀,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有几百万公众直接打开朋友圈看到地球一小时相关活动的信息,这是一个尝试,我们以后会有更多通过微信平台进行信息的传播,通过公益广告的投放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人,这是第一点。
第二,腾讯科技的应用,比如说通过VR技术,如果我们用手机镜头对着自然保护区或者自然环境拍个照片,通过VR会呈现在生态环境里面应该存在的野生动物的形象,让大家看到这个地方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我们应该给它带来什么样的生物多样性。我们非常期待跟腾讯一起开发更多这种应用,让大家了解到原来我们所处的环境是这么美好,我们身边也许有已经消失的美丽,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它带回来。
第三,国家也在加强对环境保护投入的力度,包括国家提出和落实的国家公园体制的制度改革,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保护地的体系,也在发展和完善中,我们投入更多资源去保护这些保护地,在科技应用上可不可以帮上忙呢?会不会对于野生动物的监测有一些新的技术手段?
我们做候鸟迁飞监测,传统的方式都是通过拍照或者是通过眼睛在一个区域里面把它计算出来,大概有多少鸟,有多少品种不同的鸟在特定的时候在这个地方出现。想像一下,如果我们可以通过生物辨识技术,比如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把不同鸟类品种建立一个数据库,然后通过保护区里的视频系统,不仅仅是拍照片的方式,而是长期的监测在这个地区出现的候鸟的情况,监测它的数量和品种,不需要经过人的处理,它自动可以生成实时、长期的数据,这对我们了解野生动物的活动、生活的方式、出现的频率、它所需要我们做出的保护工作的调整,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我们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的技术,十几年下来,需要有一些新的突破,我们在自然保护区监测大熊猫,是用红外摄像机拍摄的,这套技术是大概20年前引入中国的,世界自然基金会有参与,这20年来我们有一些进步,比如说那个电池的寿命更长了,储存卡可能从1G到256G,甚至到更大的容量,但是它还需要定期有巡护员换电池、换卡,把影像下载下来。我们未来可不可以通过4G或者5G的技术,通过主动的数据传送的技术,不用人手收集这些数据,我们能不能实时收集这些数据,我们甚至通过直播的方式让大家可以看到现场的情况。
如果能够把我们在移动互联网技术时代许多的新技术应用到自然保护当中,来支持国家公园保护地的建设,其实是有非常大的想像空间的。当然需要有人去组织、协调,让这些技术适用于自然保护。世界自然基金会希望扮演这样的角色,腾讯也有意愿,希望贡献自己的科技力量到自然保护里,我们可以扮演一个桥梁的角色,期待和腾讯的合作能将领先的技术运用于环境保护,达到更加大规模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意识。
所以保护环境、保护人类、保护我们这个社会,这些目标都是不谋而合的。虽然我们有各种各样发展的战略,但是它的一切根本都来自于大自然,来自于环境,我们所有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是不矛盾的。我们相信通过和腾讯的携手,将创造更大的价值,也能够达到更好的社会效应。
4.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生态建设备受关注,此次双方合作具体如何推进?希望未来呈现怎样的美好愿景?
WWF: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腾讯此次合作的起点,也是重点。
腾讯作为源自深圳的企业,尤其是现在对大湾区的发展给予非常大的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必须有一个可持续发展计划,这个年代没有任何的发展是可以违背可持续发展的,所有发展的定义本身就必须是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在这一点上我们跟腾讯有高度的共识,希望通过顶层设计、政策的出台和研究,推动大湾区往绿色、低碳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确保2050年我们能够见到一个绿色、美丽的大湾区。
我们和腾讯的合作首先将从粤港澳大湾区起步,在“唤起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培训生态保护从业者和打击网络非法野生物贸易”三个方向上先行先试。
我们希望跟腾讯的合作并不是在具体的某个技术、某个应用上有所突破,我们期待和腾讯在全球层面是一个战略的合作,能够协助中国最领先的企业、最领先的科技走上世界舞台,有助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它首先是从蛇口、从深圳、从粤港澳大湾区、从中国走出去的。
5.世界自然基金会还会和其他科技企业合作吗?有没有和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一起探索的有意义的先例?
WWF:在美国,在谷歌眼镜刚刚推出时,我们在尼泊尔和谷歌合作,把谷歌眼镜作为野生动物监测的工具。
以前我们的工作人员需要拿着笔、拿着本子在野外骑在大象上,看到犀牛的时候,记录下自己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到了一头大概多长、估计年龄多大的什么样的犀牛。通过谷歌眼镜,看到的时候就已经拍下来了,定位也有了,时间也有了,你一天见到多少,都在什么地方,全都记下来了。
我们一直都有跟各方面在合作,我们是推动环境保护的,任何的个人、组织、企业、政府,只要有这个意愿,我们都愿意合作。我们要更好的加强全球范围的合作,来应对我们所处时代的挑战,来达到更好人与自然的和谐、生存环境的和谐。
通过保护自然来保护人类,这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任务和使命。
6.根据基金会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海洋垃圾在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生态,尤其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如何?比如说塑料对海产品的食用安全是否已经造成了影响?基金会和腾讯以及政府的合作有没有相关的行动计划?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在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做了很多海洋垃圾的研究和工作,海洋问题特别严峻,海洋垃圾也是近几年特别突出的问题,也包括微塑料。
其实很有趣,我住在这个酒店,希尔顿酒店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全球合作伙伴,我住的那个房间,看到酒店推送的纪录片就是《塑料海洋》,我作为酒店的住客,把房卡插上,电视打开,就是一部环保纪录片,这就证明一点,社会各界已经意识到塑料的问题。
我们在跟腾讯的合作里面,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框架下面,我们会把海洋的保护作为其中一块切入点,海洋保护很重要的入手点也是跟塑料有关的,我们会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做下去。
今年我们在“地球一小时”活动的时候也跟中国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双绿联盟一起提出减塑联盟,有很多的零售商参与,我们也会逐步推动和扩大零售商为主体的减塑联盟,真正把我们知道的能够做到,尤其是通过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来减少塑料,给到公众有非塑料选择的替代方案。
最后这一点还是要企业给出解决方案,我们会从源头开始去做。我们也许可以象征性地去海洋里面捞一些塑料出来,或者是在海边通过公众参与的方式让大家去捡垃圾,让大家亲自接触到海洋污染的情况,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还是要从不要用一次性塑料开始。
谁生产一次性塑料的?不是消费者,是企业。谁提供吸管给你的?谁把水装在塑料瓶里的?都是企业,只有通过跟企业的合作,改变他们,才能够帮助消费者有可持续的选择,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7.中国的外卖、快递业发展太快,也因此产生大量的塑料垃圾和外包装垃圾,网络上甚至有流传“外卖正在毁掉我们的下一代”这样的观点,科技的发展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多冲突之处,对此,您建议如何在一些细节上着手改变?
WWF:我们在家里面自己也会订外卖,我们每个人都要求送外卖的不要提供塑料餐盒,首先消费者自己要有这个意识,我能不能不用这些塑料,包括那些一次性餐具,订外卖的时候你也可以不要这些餐具。
企业是市场导向的,只要消费者需要这种产品,肯定有人能满足他,但是他不一定能看到这个需求,所以消费者要自己表达这个需求,我们要帮助消费者认清楚这个问题,你应该提出你的诉求,你应该要改变。
企业都是市场导向的,只要大家都说我不需要有污染的产品,我需要绿色的产品,我相信会有企业满足你们。
当然,整体推进,需要我们和在座的各位,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只有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才可以扭转地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洪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