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行业分析报告
一、行业概况:
1、行业简介
环境工程行业,简单地说是从事环境保护、对影响环境的废水、废气、废渣加工处理并进行利用的行业。包括环境保护机械设备制造业、环境保护仪器仪表制造业、环境检测行业、环境卫生业、污水处理及污水处理设备制造业、节能锅炉、除尘设备、垃圾焚烧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水处理试剂、市政卫生设备、环卫、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协会等企事业单位。
进入21世纪,全球环境工程行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逐渐成为支撑产业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力量,并正在成为许多国家革新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目标和关键。美国、日本和欧盟的环境工程行业成为全球环保市场的主要力量。中国环境工程行业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总体规模相对还很小,其边界和内涵仍在不断延伸和丰富。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环境工程行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将由小变大,逐渐成为改善经济运行质量、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技术档次的产业。产业内涵扩展的方向将主要集中在洁净技术、洁净产品、环境服务等方面,中国环境工程行业的概念也将演变为:“环境产业”或“绿色产业”。
2、环保产品结构
如下图所示,环保产品包括水污染治理设备、污染治理药剂材料、环境监测仪器、空气污染治理设备、固废处理处置设备、噪声震动控制设备,其中水污染治理设备和空气污染治理设备是主体,分别占到38.57%和37.18%。
3、行业现状
(1)国际市场现状:
环境工程行业是继计算机产业和通讯产业之后的又一朝阳产业, 市场前景非常光明。美国、德国、以色列、日本、荷兰、加拿大、芬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环保技术20 世纪70 年代以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 ECD)市场占世界市场总额的80% ,其中美国处于领先地位, 其次是日本和德国。97年以后,环境工程行业已成为美国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 规模已超过航天、计算机、纺织业,环境工程行业高峰时期年增长率为15% , 80年代以来利润率一直在10%以上,最低时期3%;日本环保市场约 300 亿美元, 位居世界第二; 德国、英国分别为180亿美元、100 亿美元;东亚及东南亚环保市场相对较小, 非洲环境工程行业几乎是零。从国际市场看,联合国环境署估计全球环保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达1.3万亿美元/年, 12年后将翻一番。英国政府认为全球低碳经济市场价值3万亿英镑/年(约占全球GDP的8%)。 如下图所示为全球环保市场规模,美国占到38%、西欧占到29%、日本占到15%,其他亚洲国家仅占到7%,由此可推断环境工程占据的地位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愈发重要。
(2)中国环境工程行业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对环保治理投入不断上升,环保投入在GDP中的比重逐年增加。中国环保产业发端于“七五”期间,环保投资规模随后逐渐扩大。“十五”以来,环保产业投入年增长率都在15%以上,“十一五”期间,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规划指引下,环保产业投资总额规划达到1.375万亿,较“十五”期间增加96.4%,占GDP比例上升到1.35%。“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投资会继续增长,按照投资比例估算,“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投资额占到GDP的1.5%,投资总额将达到3.1万亿,较“十一五”期间投资额翻一番以上。
图1 我国环保产业投资额及占GDP比重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的加大,中国环保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国家和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投入,以及伴随着工业发展产生的大量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近年中国环保产业始终保持着较快增长的水平。2009年中国环保产业产值较上年大幅增长18.9%,规模达到约9500亿元。“十一五”期间中国环保产业产值规模增长率估计在15%-20%之间,到2010年环保产业产值规模将超过10000亿元。
图2 中国环保产业产值规模及增长率(2004-2009)
二、我国环境工程行业特点
1、 环保行业是个高技术含量的产业,企业需要优秀的技术人才来研制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满足特种工艺污染治理需求的产品。
2、我国的环保行业是一个典型的政策主导型行业。
(1)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节能环保工作,陆续出台了推进节能环保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央和地方也投入了大量资金,为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提高和执法力度的加强,排污单位将或主动或被动地加大环境治理的投入,以满足政府的环保要求;由于国家扶持环境工程行业的优惠政策不断出台,环境保护将不再是只有投入没有回报的事业,而是一项可以使相关企业有利可图的新兴产业。
(2)标准体系逐步颁布实施。关于节能环保的一批国家和地方标准陆续制定、修订出台,对规范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目前,我国环保产品的生产企业有2万家左右,但以小型、分散为主,低水平、重复建设多。
4、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从国内市场看,2008年全国节能环保(含可再生能源)产业总产值达1.41万亿元,占GDP4.7%,带动就业2500万人。我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节能潜力超过4亿吨标煤,可带动上万亿元的节能投资。 如下图所示,自2009年环境工程投资为816亿之后保持每年不低于4%的增长速度,预计2015年将达到1105亿元。
5、成为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合作热点。企业致力于建设成为集聚性强、辐射面广、国际化程度高的以节能环保为主题的专业化、集约化、综合性生产性服务业基地。各主要国家对华合作都把环境工程作为重要内容,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民间团体各相关经济技术合作往来活跃。
三、 环境工程行业存在的问题
1、现在的环境工程人才中,能够驾驭大工程,有同时承担多项大型环境工程设计项目的能力,可独立设计多项大型环境工程项目的技术人才非常缺乏。环保行业是个高技术含量的产业,企业需要优秀的技术人才来研制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满足特种工艺污染治理需求的产品。与环保相关的专业人才中,比如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资源环境与科学等方面的人才,能够驾驭大工程,具备同时承担多项大型环境工程设计项目的能力,可独立设计多项大型环境工程项目的技术人才非常缺乏。
2、 高污染、高耗能产业投资仍较快增长,加大了环境工程的开发难度。如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近几年仍保持较快增长。
3、随着产业升级改造、生产原料、人工成本的增加,企业面临经营成本上升压力。环保工程投入周期长,见效慢,工艺流程复杂,以下图企业环保管理流程图为例,弱化了企业对环境工程、节能减排的投入能力。
(4)环境工程是政策导向型产业,但目前还缺乏国家战略给予宏观指导,作为民生工程,缺少统一协调、先导性、成体系的产业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滞后制约了产业发展。。环境工程尚未作为一个产业门类予以清晰界定和统筹考虑。如关系国计民生的水务行业没有对外资设立准入标准,导致国内市场面临被跨国公司瓜分的风险。目前,外资水务企业已占有国内一线城市20%的份额,他们在高价收购水厂后,不断要求提高水价,直接影响社会正常生产生活。 由于没有国家战略指导,各政府部门、地方性的节能环保规划与国家总体规划不协调。节能环保项目在各地方、各行业自行其是,条块分割,分散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大大削弱了国家有关规划的效果。 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对节能环保产业的体制机制重视不足、投入不够,“上项目有钱,体制机制研究和能力建设没钱”,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导致“有企业,没产业;有需求,没市场”。
(5)缺少行业旗舰企业,企业规模小。市场化程度差,产业集中度低,低水平运营比较严重。如专业从事节能服务的企业从2004年60家企业,发展到目前的400余家,尽管发展很快,但多数为中小型企业,资本金过亿元的不超过10家,大多只能提供单一技术的节能改造服务,与国际大公司所提供的总体解决方案服务模式相比处于明显劣势。如国内水务行业全国1500多个污水处理厂分散在近千个运营主体中,行业集中度仅为6%,远低于发达国家40%以上;垃圾焚烧发电日处理能力过1万吨的企业仅有5家,行业集中度不足8%,远低于发达国家30%左右。
(6)工艺流程明显落后、高端、大型设备靠进口,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环保设备技术水平大体落后15年20年,只有少数环保处理技术和设备达到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的国际水平。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等领域的大型成套设备差距很大;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方面,缺少大型的成套处理设备;特别是自动化在线和快速监测仪器的开发更为落后,高精尖的仪器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节能环保企业普遍缺乏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关键和共性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少,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低,对产业链拉动效果不明显,长远发展受制于国外。如新型储能技术、工业有毒有害废弃物处理技术等。
四、环境工程行业发展趋势
1、制定国家环境工程产业发展战略,明确以行业为重点的环境工程和节能减排的思路。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从发达国家已走过的经济发展道路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节能环保管理体制、市场机制和保障体系,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大力培育国内市场,通过打造骨干企业,造就一批可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 我国能源消耗和排放主要来自于工业领域,其中几大高耗能行业既是产能大户,也是耗能和排放大户,对于节能减排举足轻重。据国家统计局测算,火电、钢铁、化工、建材、有色金属、石油加工及炼焦等几大高耗能行业的增加值占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3%,用电量占工业用电量的64%,能耗占全国工业能耗的70%左右。可见,行业节能减排对全局的影响至关重要。
2、 推进环境工程、节能环保体制机制建设,构建规范市场。 建立许可证制度,提高准入门槛。节能环保产业市场是政策驱动型市场,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市场机制和保障体系。特别是要重视和强化节能环保技术、产品及服务的标准化、系统化工作,大力制订完善我国主导的相关标准体系,引导产业朝着规范化、规模化、高水平、高效益方向发展。 建立行业准入许可证制度,提高准入门槛,促使企业高起点投入,保障节能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 培育专业化大型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重点之一是培育专业化大型企业。大企业是节能环保市场的主力,具有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等优势。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推动资产重组、产业整合,形成全国性的或区域性的节能环保专业化集团,主导国内市场,提高产业集中度,以大企业支撑产业发展。
3、制定成体系的产业规划。以培育市场为核心,开展系统性的产业规划编制,规划应充分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分时间阶段、分地区差别加以实施。体制机制建设进程也应纳入规划的范畴,涉及节能环保项目方面的规划,国家、省市县各级规划应衔接配套,统筹部署。
4、 建立技术交易机制和技术交易市场。建立技术交易机制和技术交易市场,是提升节能环保技术水平,发展这一新兴产业的关键之一。要抓住此次产业调整的机遇,通过交易机制和交易市场推动节能技术、设备、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帮助节能环保技术资源在中小企业和大企业间合理配置,有效推动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
5、 以龙头企业带动环境工程行业发展的同时,大力扶持环境工程科技型中小企业。应由行业先进企业进行全行业整合,着力提高产业集中度,用行业先进企业的标准提升全行业的节能减排水平。按照集聚优势原则,加快整合资源,促进环境工程行业加速兼并重组,引导要素资源向行业先进企业集中,支持和鼓励优势企业大力度进行并购重组,加快做大规模、做强优势。环境工程中小企业具有创新热情高、市场反应快、投入成本低、经营机制灵活等特点,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源泉。其发展难点在于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因此对节能环保中小型科技企业需要在资金资助与激励机制应进一步完善,把目前各部门分散扶持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的计划、基金加以有效整合,提高专业化管理运作水平;鼓励节能环保领域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开展并购、风险投资等。
总之,我国环境工程行业还处在从环境污染对策型向全方位发展的初级阶段,行业整体发展战略、建设思路、产业规划、市场规范、监管技术升级、发展行业龙头企业将会随着国家政策的关注、居民意识的提高、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逐步完善。